(香港文汇网记者 毛丽娟)1月27日下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发5条公告,涉及年报预告、高管变更、项目转让等内容。这意味着,面临流动性风险的万科迎来重大转机。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积极支持万科稳定生产经营,依法依规维护购房人、债权人、投资人合法权益。
万科A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月27日收到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书面辞职报告。郁亮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职务,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和执行副总裁职务。祝九胜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授权代表等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朱旭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授权代表等职务,但仍在公司工作,联系长租公寓事业部。以上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多重因素导致去年巨亏
自出现流动性风险以来,万科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自救,但仍未能彻底化解风险。2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去年公司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较前三季度明显扩大。
「万科出现大额亏损有市场原因,更有管理因素。」一位房地产智库研究总监分析称,「公司要对部分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部分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需要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非主业财务投资也出现一定的亏损;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与此同时,27日下午,万科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调整充实管理团队。会议选举辛杰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因工作调整,郁亮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职务,继续留任董事。董事会决定聘任郁亮、李锋、华翠、李刚为执行副总裁,聘任田钧为董事会秘书。因工作调整,朱旭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仍在公司工作。另外,因身体原因,祝九胜辞去万科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记者注意到,万科新的高管团队,既保留了部分老将,又出现了新面孔,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经验,专业背景更为多元。新任董事会主席辛杰此前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担任过多家大型企业董事长,具有地产、商业、酒店、建筑等多领域工作经历。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大股东果断出手支持
过去一年,万科重点在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方面发力,取得一定进展:全年完成全部292亿元境内外公开债及ABS兑付;大宗交易签约259亿元;盘活存量资产回收现金超百亿;新增15个开发项目,支付权益地价62.37亿元。尽管如此,万科仍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困难。
有业内人士分析,万科在流动性风险加大、经营承压的情况下,大股东推荐管理层人选,是尽职尽责、关心支持万科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符合市场化、法治化的通行做法。
作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大型供应商,地铁集团总资产规模近8000亿元,拥有突出的融资能力,各类金融机构给予的综合授信额度超过4000亿元。2024年11月,地铁集团成功注册新一批公司债150亿元,并于今年1月发行40亿元。地铁集团负责人称,深圳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扩充其资本金规模,提高集团综合融资能力。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万科虽然遇到流动性困难,但仍然拥有较多的优质资产,地铁集团作为大股东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新组建的经营管理团队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促进万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实际上,地铁集团近年来积极助力万科化险工作。2024年,地铁集团先后认购了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的份额、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等。此次地铁集团再度受让万科所持有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49%投资收益权,将为万科注入流动性,体现了大股东一如既往支持万科良性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态度。
对于大股东果断出手支持,万科公司大区负责人也充满期待。华中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易平安,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李嵬表示,他们对万科有深厚的感情,和许许多多万科人一样,都衷心希望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此次大股东出手,极大鼓舞了团队攻坚克难的士气,相信大股东能为万科带来新的向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