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记者从 2025年黔南州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黔南林业系统按照“稳盘、托底、求进、提质”的总体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施完成营造林64.47万亩,国土绿化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林业碳汇探索取得突破,都匀平浪林场获得首批省级林业碳票,完成交易3笔,交易笔数居全省首位;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489万亩,全产业链产值157亿元、均列全省第二,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国土绿化质效齐升。黔南村庄绿化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完成营造林64.5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252.6平方公里,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9.2万亩。瓮安、罗甸、都匀率先完成营造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高标准建设国储林项目,实施完成1.6万亩,罗甸打造国储林集约人工林栽培省级示范基地1个。以种苗培育管理为基础,高产出保障造林绿化,新培育楠木、山桐子、油茶、香樟、枫香、鹅掌楸等珍贵和乡土树种苗木合格苗5000万株以上,贵定山桐子苗木380万株,罗甸油茶保障性苗木60万株,惠水山桐子保障性苗木50万株,切实保障了全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用苗需求。
资源保护得到加强。积极发挥林长制统筹协调作用,发布总林长令13个,召开总林长和林长联席会议34次,各级林长巡林6.49万人次,协调解决问题196个。开展野生动植物联合执法检查8次,监督检查涉木企业300家以上,对323家育苗主体开展产地检疫。聚焦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办理使用林地手续443个(其中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37个)。年度采伐限额使用率70.5%,较去年增长15.5%。福泉建立“林长督、护林员巡、村规民约治、执法部门管、司法机关惩”的“五位一体”森林保护机制,“林长+警长+院长+察长”促进了“制度共联、执法共治、生态共保”生态保护新格局。荔波与广西环江建立野生动植物联防联治机制,实现跨区域保护协作。荔波成功举办2024年黔渝川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第二十五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大会、天保GEF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林业产业提质升级。荔波被省级认定为“第一批贵州省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试点县”“贵州省集体林业大县”。印发《黔南州加快推进刺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实施基地提质6.9万亩,新增绿色有机认证基地2.4万亩,有机认证累计达7万亩,订单生产面积达20万亩,鲜果产量10.62万吨,产值4.25亿元,规上企业10家,亿元级企业2家,授权“贵州刺梨”企业10家,黔南刺梨鲜果产量及规上企业数均居全省第一。贵定刺梨鲜果产量达4.4万吨、规上企业3家、居全州第一,龙里刺梨基地成功入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罗甸刺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扩面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山桐子新增9万亩、累计达到27万亩、排名全省第二,其中贵定14.3万亩,成为全省发展规模最大的县。全州油茶扩面提质3.4万亩,平塘山茶籽、山茶油获有机产品、名特优新产品、食品农产品认证通过。独山无患子产业不断壮大,“遇上植物”品牌在香港上市,全国首家油桐产业研究院落户独山,推动油桐发展1.3万亩。
编辑:铭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