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父为洪承畴? 专家…
华侨报 11-09 65234浏览

 【香港中通社11月8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吴一帆)近日,中国网友「吃瓜」吃到了清朝皇帝康熙身上,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所谓「证据」,引发广大网民热议。对这一夸张的「野史」假说,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副教授严实等专家公开发文予以驳斥,以正视听。

 据史料记载,洪承畴是明末清初一名颇具争议性的政治、军事人物。他代表明朝统兵与清军作战,被俘后降清为臣,参与清朝中央佐理机务。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清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

 近期甚嚣尘上的「康熙生父为洪承畴」这一传闻的所谓证据是,洪承畴「狸猫换太子」,康熙帝后人──清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清朝皇室爱新觉罗家族没有关系等。

 面对相关网络传言,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副教授严实在微博发文予以澄清,并积极同网民展开讨论。严实提到,分子人类学作为研究,采样过程十分严谨,需要当面抽血,涉及重要家族,不仅需要看身份证,还需要问家谱;若涉及爱新觉罗这种重要家庭,还需要请教清史专家,不会仅凭抽样者一面之词就相信其身份。而商业测试公司,采样基本靠抽样者寄送唾液,用户身份、祖源信息全靠自填,可信度难以核实。

 严实表示,自己曾在2019年采样过清雍正帝(康熙之子)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确实来自努尔哈赤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他提到,分子人类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国际上,古DNA取得突破是在2010年,因此他质疑部份假说中提到的「光绪的Y染色体是O1b-F1759」,因为「在2003年或2008年,搞考古或文博的人是基本想不到去做古DNA的,当时也没这个技术。至于后来光绪遗体的保管单位是否后来想过去测古DNA或者联系过谁,我确实不知道」。

 据公开资料,严实是首位通过DNA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他主要从事分子人类学与语言演化研究。2025年,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山东傅家遗址古DNA研究成果,揭示距今4750至4500年前两氏族母系社群结构,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关键证据。

 对于最近这一段康熙身世「野史」之争,中国社会舆论也多有关注。譬如,「澎湃新闻」主笔沈彬6日对此发文写道:「『康熙是孝庄和洪承畴生的』……作为一组段子,一笑了之,也无伤大雅,怕的是:参与者太热情,身陷其中,就怕段子说著说著,就当了真;谎话编著编著,就动了感情;谣言传著传著,就觉得『野史真香』。」

 「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7日则评论道:「野史可以『野』,却不能『发疯』。当曲解和猎奇压倒理性探讨时,当怀疑一切成为普遍态度时,历史将不再是社会共同记忆的基石,而沦为任人肆意涂抹的画布。」◇

热点推荐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