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7日电】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有「韩流」席卷,全台选情热烈,但4年后的选战,尽管不乏知名度高的候选人,如今距离投票日亦只有最后30天,但议题失焦加上疫情影响,选情冷淡了许多,也让选战充满变数。
「选情冷,要集中资源力量,关键选区一定要想办法突围。」民进党秘书长林锡耀日前在中常会上称,可能是选情冷,支持民进党的态度,并没有充分反映在提名候选人身上,要想办法转移。回顾2018年「九合一」选战,前高雄市长韩国瑜造势成功,带动国民党选情,也激发民进党危机感,整个选战一夕之间被点燃。
反观今年,台北市长选举候选人包括卫生福利主管部门前负责人陈时中、中国国民党立委蒋万安以及台北市前副市长黄珊珊;交通主管部门前负责人林佳龙挑战新北市长侯友宜连任。他们都是具知名度的政治人物,但选举氛围却完全无法与4年前相比。此外,今年选战议题往往聚焦在论文抄袭、学历争议,甚至是候选人的过往行为,却未能围绕市政议题进行辩论,没有燃起民众对选战的热情。
尽管各党候选人唇枪舌剑不断,屡登媒体版面,但根据此前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民众赞同今年选情是「有史以来最冷清的一次」,更有高达34%的民众不熟悉自己户籍地的参选人。
学者表示,本次选举缺乏理性的政策思辩与市政规划蓝图,都是仇恨动员,要中间选民出来投票比较困难。民众对互泼脏水已感到疲乏,也增加大家对选举的麻木。
台北市长柯文哲支持者中很多都是年轻人,这次他带领台湾民众党全台助选。民众党选战小组召集人蔡壁如也认同,今年选情较冷清,预估投票率可能较低。党内目前规划结合「18岁公民权」议题,推出短视频文宣,号召中间选民返乡投票。
据当局选务机关统计,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率约66%,40岁以下年龄层投票率介于56.3%至58.8%之间。2018年「九合一」选举,投票率介于67%到70%之间,40岁以下年轻选民投票率同样不到60%。2020年「大选」投票率拉高到74.9%,40岁以下选民投票率明显增长,介于70%至72.7%之间。不过,目前各政党虽强化操作「18岁公民权」议题,希望催出认同的年轻选票,但迄今效果并不显著。
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书记长李德维表示,此次选举很难操作「抗中保台」,再加上民进党执政不力,以及国民党多数县市长候选人都是争取连任,基本还是以政绩牌作为主轴,吸引年轻及中间选民的认同。
民进党立委郭国文认为,选情冷可能与疫情有关,且在现任县市首长采取冷处理的情况下,选情更冷。但也有民进党立委主张,应该论述让民进党「保家卫台」,简单讲就是继续打「抗中保台」。
国民党立委洪孟楷说,后疫情时代来临,民众逐渐恢复正常生活,选情有加温的趋势。国民党除透过宣传,让民众了解地方选举与自己的切身关系,也聚焦地方治理、防疫等议题,用各种方式把支持者催出来投票。

澳门电召的士
|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