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王受之城市水墨作品 记录澳门历史建筑面貌
濠江日报 04-23 80541

由深圳小燕画院与望德堂区创意产业促进会、疯堂十号创意园共同主办的「澳门沧桑——一个五百年的城市建筑时间囊的纪录,王受之艺术作品展览(澳门站)」于早前举行开幕仪式。展出王受之为澳门创作的35幅建筑和城市水墨作品,主办单位冀望展览唤起观众共鸣,与作者共同感受城市与画中建筑、现实与虚拟的激烈碰撞。

王受之表示,「澳门沧桑」是一套关于历史上澳门建筑面貌的水墨画,完成于2022年这个特殊的时期。之所以动手画这一套反映澳门历史作品,主要在于对澳门历史建筑的极度珍惜,而自己又曾经多年在澳门科技大学担任研究生的导师,在课余行走于澳门旧城区,画速写、拍照片,流连忘返。在中国,好像澳门这样几百年来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城市几乎绝无仅有,澳门既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各种民居、庙宇建筑,更加保存了葡萄牙从巴罗克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作品,宛如一个中外建筑的时间囊,弥足宝贵。他表示,几十年以来,因为教学、研究的需要,行走世界各地,对于城市、建筑、设计、艺术的发展非常熟悉,好像澳门这样中西合璧、从古到今浑然一体的城市却几乎没有第二例。逐步把澳门从历史到现在的面貌画出来,也是一个心愿。

他表示,不管是在内地,还是港澳地区,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倘若不将澳门过去或现在发生的城市形态记录并保留下来,很可能在以后都将无人见证。他每一次到澳门来都动心,想要将当地的历史复原过来。他指出,由于澳门近年的飞速发展,原来建筑所剩不多,比方说原来的数十个炮台,现在剩下一两个,所以两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一个就是以书写的方式将它们保留下来,第二个就是想办法画一些历史照片上的形象。为了展现出澳门怀旧复古的感觉,他使用较粗糙的包装纸——「皮纸」来画水彩,尽量把老澳门的感觉画出来,希望这些图画能让观众看到博彩业以外的旧澳门形象。此外,画中较少描绘赌博,因为博彩业并不是这套画的核心,主要是想反映中葡融合的文化,尤其在建筑上人文上的表现。他笑称原想画一百张,显然目标太高了。

他指出,最典型的是《大三巴立面的含义》这幅作品,俗称「大三巴」的圣保禄教堂是中国第一座巴罗克式建筑,其前壁在建造时将东方的装饰图饰与欧洲的古典元素相结合,属于东西方艺术交融的结晶代表了天主教艺术在远东的成就,也反映了澳门在历史上的东西文化交融及其独特性。从妈祖阁、圣方济各斜巷、西望洋教堂等标志性建筑,到各小街与狭巷。画作从15世纪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到新时代的文明发展,都将澳门纵横交错的空间与横跨五百年的时间交织在一起,再现一个真实的沧桑澳门。

王受之,1946年生于广州,美籍华人,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现为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曾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生导师。1982-1987年担任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参与开创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现代设计史课程的人,对于推动国内现代设计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1990-2013年担任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教授,2013-2018年担任广东汕头大学长江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他多年来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他的《世界设计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等著作在中国两岸三地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

2022年该展览在深圳小燕画院巢美术馆举办,获得各界人士赞许。本次展览移师澳门,全数展出王受之在澳门走街串巷的景象,通过照片拍摄、文献资料纪录及创作的35幅建筑和城市水墨作品。他的作品色调凝重,线条铿锵有力,极具历史感、厚重感与使命感,能让观者瞬间置身于画中世界。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