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讯】今年第一季度警方共录得435宗诈骗案,数量高于去年以及2019年同期,其中电话骗案增幅明显,共录得89宗,对比2019及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70至74宗。数据显示,电话骗案中以「假冒政府机关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猜猜我是谁」及「网络平台积分兑换」类型的骗案。假冒「公检法」骗案,不法之徒主要冒充司法机关或其他政府部门人员骗取所谓的「罚款」、「保证金」或被害者的个人资料。为帮助被害人减少及挽回损失,警方联同银行业界及周边地区警务部门持续开展「可疑汇款劝退措施」及「紧急止付措施」,今年第一季于线上及线下劝退或止付的个案共168宗,涉款逾5400万澳门元。另外,同期还录得94宗电脑犯罪,较去年第一季有所增加,同时略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涉及信用卡网上消费」共57宗,占此类案件总数的60.6%,「不当进入电脑系统」27宗,占总数的28.7%。
保安司司长黄少泽又指,由于今年初疫情逐步缓和通关措施放宽,在本澳所举办的各类演唱会增多,首季警方共录得相关骗案15宗,涉款逾7.3万澳门元,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2宗。司警局局长薛仲明透露,其中有11名事主为大学生,1人为中学生。对于相关诈骗案上升的情况,黄少泽认为与相关演唱会「火爆」导致「一票难求」有关,他呼吁市民应尽量透过正规、合法渠道购买门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不幸怀疑受骗,则应立即向警方举报。
对于不法分子藉网上讹称销售演唱会门票以骗取汇款或转账,保安当局相信与公众前几年因受疫情影响而更多地在网上娱乐及消费,频率和数量均大幅增加有关;同类型案件曾一度快速上升,2021年第一季更多达322宗。此后警方持续加强宣传、情报收集、网络巡查及跨境警务合作,有效抑制了此类犯罪的增长。然而,电脑犯罪虽因疫情影响而快速增加,但由于公众的生活习惯已发生改变,疫情趋缓及出行限制减少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并不会自然下降,反而有可能随著经济的复苏而进一步增加。保安当局认为,对此类犯罪的预防及遏止,更重要的是透过宣传教育,为公众揭示相关犯罪的手法,提升公众的防罪意识。警方今年首季亦开展共68次预防网络犯罪的讲座及活动,接触近1.5万人次,并透过多种网络平台官方帐号发布98条防罪信息。保安部门同时亦透过招募网络技术人才及开展相关培训,增强刑侦人员网络侦查与取证的能力。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