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梨泰院踩踏事故一周年 韩用AI监控人流防悲剧重演
文汇网 10-29 180849
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的巷子地面上刻有「10月29日纪念巷」字样。法新社

大公报综合韩联社、《中央日报》、路透社报道:今年的10月29日是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惨案发生一周年,此次事故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伤。为防止今年万圣节再次发生此类意外,首尔市政府表示,将引入人工智能(AI)人流监测系统,通过监视器自动测量单位面积人数,通报可能发生意外的地点。首尔警方从27日开始,针对16处人流密度较高的街道巷子,部署逾1000警力进行特别管控,预防悲剧再度发生。

2022年10月29日晚,在夜店云集的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地区,数万名民众涌入狭窄街道,庆祝3年来首个没有防疫限制的万圣节,不料发生严重踩踏事故,事发现场半径300米范围内聚集了超过3.4万人,最终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伤。韩国警方特别调查本部今年1月公布调查结果,称此次惨案是警察、消防等具有预防及应对灾难安全责任的机关,没有制定事前安全对策或制定对策不当而引发的人祸。

人群拥挤即报警

为防止类似惨剧再次发生,首尔市政府本月稍早时候表示,市政府与市内各区政府共同选定71个预估可能出现密集人群的地区,在今年内安装909个监视器,AI人流监测系统能够通过分析监视器画面,自动测量监测地区的单位面积人数,发现人群拥挤时,会向消防、警方等部门进行通报。首尔市政府已在梨泰院、弘大和江南站附近人群聚集地点,安装了约300个监察人流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万圣节前夕启用。

首尔市政府防灾安全处处长安亨俊称,过去是用肉眼判断人群的密度,希望通过启用改良的AI监测系统,加强判断分析,尽可能避免人工监测的误判。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后,参与调查的人士称,事故发生地的人群密度最高达到了每平方米12.09人。专家认为,如果每平米聚集6人就已很危险,导致身处其中的人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且可能同时倒下。

韩联社指出,韩国警察厅近日声称,将以梨泰院踩踏事故为契机成立「警察大改革工作组」,进一步升级人流管控系统,包括优化电话接警服务、各地部署多功能机动队、提升各地警察厅应急工作组组长级别等一系列举措,不过迄今连最初步的「人流安全管控工作指南」尚未制定完成,引发各方担忧。据悉,该指南将依据《灾难及安全管理基本法》修正案拟定,但该法案尚未获得国会表决通过。

东京涩谷实行禁酒令

除优化监控系统外,首尔警察厅上周表示,警方已经将16处预计人潮高度密集街道,定为「拥挤危险地区」,并对梨泰院、江南站、益善洞、明洞、建国大学等重点区域,制定了安全管理计划。

警方透露,从万圣节前夕开始,每天都会部署来自12个警察局和10个警官机动队的一共1260名警力,进行分散人流、危险障碍物管理、预防犯罪等安全工作。另外,警方还将安排5辆具有照明功能的广播车辆,以便在需要进行人群疏散时快速通知,并使用警戒线标示出引导线路。

由于去年的梨泰院事故太过惨烈,同为节日人流密集点的日本东京都涩谷区近日如临大敌,涩谷区长长谷部健月初赴就发出呼吁,希望民众不要在万圣夜前往涩谷站周边。此外,从10月27日到11月1日,将禁止民众在涩谷站附近的道路或公园等公共场所饮酒,同时呼吁限制区域内的便利商店等店家配合,勿贩售酒类。涩谷站附近也会安排上百安保人员,引导民众持续移动勿停留。

日媒称,JR涩谷站前的忠犬八公像向来是民众相约碰面的显著地标,但工作人员28日一早在雕像附近搭设铁栅栏与支架,再用白布完全遮盖雕像,布上以日文与英文写着「涩谷不是万圣夜活动会场」,防止人群聚集。

韩民心有余悸 万圣节变冷清

据路透社报道:通常在万圣节前几天,夜店、酒吧林立的梨泰院地区随处可见节庆装饰。但今年纪念亡者的海报及鲜花占据了原本摆放装饰的位置。不少年轻人选择到首尔的其他地方过节。

遇难者亲友一直积极发声,呼吁政府回应事件。法新社

住在梨泰院的李成旻表示,直到28日早上,他才意识到这个周末是万圣节。「以往到了这个时候,这里都会挤满盛装打扮、化上恐怖妆容的游客。但如今在这附近走动的人群,大多是相对年长的当地居民。」

22岁的海珉仪去年跟亲戚到梨泰院的酒吧过节,当时的情景如今仍历历在目。她说道:「我还是几乎每天都做噩梦。」

另一名李姓幸存者表示,事发后她再也没去过梨泰院,也试着避开所有跟万圣节有关的事物,「今年的万圣节不只是我,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日子」。

当局今年并未禁止在梨泰院举行万圣节聚会,但不少人宁愿选择去其他地点过节,例如同样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弘大区。

不过,也有不少韩国商家不再积极宣传万圣节。韩媒称,过去乐天百货和Emart等大型零售商舖曾以万圣节为主题举办促销活动,但今年多家韩国超市和百货商店不再强调庆祝万圣节,而将注意力转向11月11日的「巧克力棒节」。

责任编辑: 赵霁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