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5月25日电 有台湾旅客5月22日在互联网上求助,称自己“突然无法”持国际驾照在奥地利临时驾车,台湾外事部门同日证实确有此事。据台湾《联合报》5月23日报道,有台湾民众近期在社交网络上反映,“已经不能在奥地利自驾了”,表示台湾的国际驾照不能在奥地利使用,而且是最近几日才做出的限制。报道称,有人就此致电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奥地利政府对台湾非常不友善”,认为台湾不在《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中。

图为奥地利美丽的山间公路。网络资料图
据台湾《联合报》5月23日报道称,对于台湾旅客无法在奥地利进行自驾一事,台湾方面是被动得知相关消息。据致电询问的岛内民众22日向媒体转述,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称其也是“刚刚才知道”,并表明他们无能为力,无法进一步改善情况,目前亦无替代方案可循,只能改其它交通方式。据称,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表示,“虽然努力与对方沟通,但尚未得到满意的结果”。
5月22日,台北驻奥地利代表处在脸书上称,代表处日前向奥地利交通部询问有关台湾国际驾照在奥地利的使用规定,获奥交通部答复,认为台湾国际驾照在奥地利“并非有效”,一般旅客无法在奥地利自驾。声明补充,该处为此正在与奥外交部及交通部协商中,“希望可赶快找出双方互利的解决方案”。
5月22日下午,台外事部门证实此事,并称“基于平等互惠原则,持奥地利国际驾照的外籍人士,也无法持国际驾照在台湾驾车”。
然而,在5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奥地利不承认台湾国际驾照,是否与大陆有关?”台外事部门发言人萧光伟却未正面回应,只说“已经指示驻奥地利代表处接洽奥地利政府,争取民众权益”。
有台媒注意到,消息传出后,许多岛内网友都很震惊事发如此突然。
报道称,有人此刻就在奥地利自驾,只好问“所以我现在该怎么办?无照驾驶开回去租车处吗?”还有人已经安排好暑假要去奥地利旅游,因突然被告知无法自驾感到惊慌:“连缓冲期都没有吗?”“我明天就要出发了耶,已经安排自驾旅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从台外事部门网站资料来看,“外国对台湾国际驾照使用情形”一项中,奥地利部分已在5月14日改为“不可”。
据了解,“国际驾照”由联合国《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和《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确立。
据公开资料显示,《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由1949年夏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公路和汽车运输会议拟订并开放供签署,现有102个缔约方。两个公约奥地利都已签署加入。
中国并没有签署《日内瓦道路交通公约》,但根据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的照会,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在回归后继续适用该公约。
此外,中方当时发出的照会还指出,台湾当局于1957年6月27日篡用“中国”之名加入该公约的行为非法,故应视为无效。
对于奥地利“突然不认”台湾国际驾照,台视新闻网5月22日报道不禁发问:“新政府上任,‘外交’就遭到考验了吗?”
同样在5月22日,有消息称,梵蒂冈表示希望在华建立常设办事处,路透社称,“这将是两国关系的重大升级”。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天回应表示:“近年来,中国和梵蒂冈保持接触,就双边关系和国际热点问题深入沟通,不断增进了解与互信。我们愿同梵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梵关系不断改善。”
台媒广泛关注了该消息。梵蒂冈是台湾当局在欧洲唯一的所谓“邦交国”,多家台媒担忧,梵蒂冈的表态意味著“台梵关系可能生变”。
台湾《联合报》22日提到,梵蒂冈去年已获准在越南派驻教宗常驻代表,而越南并没有与梵蒂冈建立外交关系。
而在非“邦交国”中,一度与民进党当局关系密切的立陶宛,5月初也传出可能让“台湾代表处”改名的消息。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5月7日报道,立陶宛现任总统瑙塞达当天提出,有必要将“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改为“台北”,认为这“可以释放出立陶宛对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信号”。
2021年,民进党当局在立陶宛成立“台湾代表处”,立陶宛成为除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索马里兰以外,唯一一个以“台湾”而非“台北”冠名台当局代表处的国家。
台湾“中时新闻网”指出,早在2022年1月,瑙塞达就曾称立陶宛外交部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代表处,是个“错误”。
5月12日,立陶宛进行总统选举投票。台媒引述立陶宛媒体说,此次大选有8名候选人参加,包括瑙塞达在内,共有5位候选人表示支持或不排除更名“台湾代表处”。因首轮投票无人得票过半,第二轮投票定于26日进行,瑙塞达将和现任总理希莫尼特继续展开角逐。
不过,上述事件可能只是台湾在外事方面碰壁情况的冰山一角。
台湾《联合报》23日指出,今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瑙鲁与台突袭式“断交”的殷鉴不远,随著赖清德正式上台,“台湾的‘外交’关系依旧暗潮汹涌”。报道分析,盘点下来,包括海地、巴拉圭、危地马拉以及梵蒂冈、斯威士兰,“都潜藏危机”。

图自央视新闻
台前外事部门负责人、“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早前坦言,台当局目前有两个“邦交国”有长期隐忧。
岛内舆论当时猜测,这两国很可能指的是海地与危地马拉。尽管吴钊燮后来接受质询时,驳称有问题的“不是危地马拉”,但赖清德5月20日上台当天,危地马拉仅派外交部长出席,还是引发“台危邦交疑虑”。
5月初,巴拉圭总统在接受日媒专访时也坦承,如果无法证明与台湾当局维持“邦交”符合巴拉圭的国家利益,不排除会与中国建交。此外,伯利兹等国也在外媒及岛内分析人士的“动摇名单”之列。
正如吴钊燮所言,“邦交国”有没有问题,“5·20”是个很好的观察点。有评论认为,一个中国原则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从赖清德就职仪式的三个显著变化就能看出:
一是参加的“外宾”人数大幅下滑,今年参加赖清德就职仪式的“外宾”人数相较八年前锐减了三分之一。
二是参加的所谓“邦交国”数量骤减。八年来,高达10个“邦交国”弃台而去,今年仅剩12个“邦交国”派员参加。
三是参加人员层级降级明显,除了危地马拉仅派外长外,被赖清德寄予厚望的日本仅派出不含任何高层的议员团,被民进党视为“密友”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则在数次推脱后缺席。
事实上,在5月19日,台湾《联合报》的报道就担心,赖清德上台以后,台湾是否可能再掀“断交潮”,并提到及自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2016年在岛内执政以来,已有10个国家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没想到一语成箴……(完)

澳门电召的士
|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