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逾…
华侨报 11-27 53250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二十六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宣布,截至二0二四年十一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一千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中国天眼」发现的超千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测脉冲星,可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四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脉冲星领域中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为「中国天眼」从追赶到领跑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中外科学家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脉冲星测时阵列、脉冲星物理与演化研究、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等脉冲星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其中,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带领团队二0二0年开始对银河的盘区进行脉冲星巡天,他们发展了新的「中国天眼」观测模式,高效利用「中国天眼」覆盖脉冲星比较聚集的天区,截至目前已发现七百五十余颗脉冲星,包括一百一十颗偶发脉冲星、一百七十多颗毫秒脉冲星、一百五十多个双星系统(包括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并对一批致密轨道双星系统进行相对论测量,实现高精度的引力论检验。

 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团队首创独特噪声注入技术,成功运行脉冲星搜索、中性氢成像、中性氢星系和快速射电暴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观测模式,系统性发现脉冲星二百零八颗,其中包括毫秒脉冲星、蜘蛛脉冲星、「中国天眼」首个双中子星等原创性成果。

 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带领团队基于「中国天眼」对毫秒脉冲星开展精密测时研究,并在脉冲星噪声分析、偏振测量、星际介质研究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对五十七颗毫秒脉冲星偏振特性的普查,得出几乎所有毫秒脉冲星都应该具有全向辐射的特点,这一发现将改变未来毫秒脉冲星巡天的预期。

 新疆天文台研究员王娜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在脉冲星辐射物理、脉冲星形成与演化、星际介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潘之辰负责的「中国天眼」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自二0一七年十月起已发现近六十颗脉冲星,将「中国天眼」天区内球状星团脉冲星数量增加约两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表示,「中国天眼」未来将探索通过在望远镜周围增加辅助天线的方式来提升望远镜的灵敏度及空间分辨能力,实现射电暂现源定位和综合孔径成像的跨越式能力提升,并显著增加覆盖天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脉冲星样本,进而提高发现罕见天体的概率,如特殊脉冲星及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等,从而全面革新天文学家对中子星演化的认识,揭示不同类型和状态脉冲星的物理特性,开启强引力场中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新纪元。◇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