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12月27日电 为了成为美国及其盟友的无人机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台当局日前表示,要在2028年量产18万“台产”无人机,并接连推出数个补助专案。台湾《工商时报》27日发文称,因为民进党当局对“台产”的执著,这些年来已经花了多少个亿用“补助”扶植各种“台产”,但这之间多走的路,不一定真的有意义。
9月24日,中国技术人员在介绍大疆M3M多光谱无人机。新华社图片
日前,台经济部门宣布成立“台湾卓越无人机海外商机联盟”,产业目标是2028年前达成月产能1.5万架,带动整体产业产值达300亿元(新台币,下同)。12月21日,台媒报道称,台经济部门规划明年初开放无人机芯片研发补助计划,总经费约1.1亿元。12月26日,台湾嘉义县长翁章梁进行就职6周年演说时表示,义竹中大型无人机测试基地正规划中,“无人机台湾队”是发展中的现在进行式。
台湾《工商时报》直言,台当局推出数个补助专案、砸钱要在2028年量产18万台无人机,在目前缺少与大疆竞争的关键技术下,“台产”无人机要如何让品质和成本达到全世界其他品牌都无法达到的“大疆水准”,实在难以想象。
大疆“几乎没有需求不能被满足”的庞大产品线,从娱乐用途到产业用途,无所不包,且生态系还在悄悄扩大。不仅台湾想“脱离”大疆很难,即使美国试图用各种法案来阻挡大疆,恐怕在现实层面都不容易。“去红”是不容易的,毕竟全球前五名无人机厂商中,有三家是中国大陆的品牌,只有一家Skydio来自美国。而事实上,Skydiod的电池仍采购自中国大陆。
台湾《工商时报》指出,每个在网上看视频的人,一定都看过大疆产品拍出来的作品;全球自媒体、影音创作者,几乎都拥有一台大疆最知名的手持口袋摄影机;拍旅游影音创作、或需要用到航拍机的团队,也大量使用大疆的无人机产品。原因无他,大疆产品从续航力、光学技术、多元使用功能、附加产品等,大多凌驾于竞品之上,同时售价亲民。
因民进党当局对“台湾队”的执著,这些年来已经花了多少个亿用“补助”扶植各种“台产”,但这之间多走的路,不一定真的有意义。台湾厂商若要快速“打败大疆”,与其立下几年后的“数字目标”,不如优先补足已有基本竞争力的品牌、其供应链“去红”的缺口。
另外,台当局也仍须面对,在这个影音时代,大疆即使在当局的公务机关消失,却恐怕永远不会在台湾民众手上消失的事实。
值得一提的是,由台湾民进党籍“立委”沈伯洋创办的“黑熊学院”,频频炒作“认知作战”和煽动对大陆的仇恨,但这一打著“抗中保台”旗号的组织,这个月却被发现使用大疆的无人机进行活动拍摄。不仅如此,国民党“立委”徐巧芯还发现民进党“立委”吴思瑶戴的麦克风也是大疆的。台媒称,民进党再三强调“去红”,却屡屡“说一套做一套”,真是“口嫌体正直”。 (完)
极易付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