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黔南州“四个突出” ,强力推动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天眼新闻 11-03 71908

近年来,黔南州围绕“土特产”资源,坚持在特色中找优势、在优势中促规模、在规模中创品牌、在品牌中要效益,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市场化发展。

突出巩固结构调整,做优主导产业

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在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立足结对县资源禀赋优势,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一是突出“1+6”主导产业。结合省 12 大产业(茶叶、食用菌、生态家禽、石斛、水果、蔬菜、生猪、刺梨、桑蚕、中药材、烤烟、生态渔业)发展实际,2024 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18624.3 万元,持续壮大发展“1+6”农业主导产业(粮食+生猪、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刺梨),并积极谋划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二是全面抓实 12 大产业。结合全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并先后印发了 12 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产业选择上做到精准、科学、可行。2024 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2984 万元发展茶叶、10683.3 万元发展蔬菜、633 万元发展水果、2974 万元发展刺梨、1350 万元发展生猪。三是精准定位“一主两辅”产业。指导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发展需求,再次科学谋划“一主两辅”农业产业。

突出强化科技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用好大湾区的科研平台,积极对接、强化交流、深度合作,推动东西部协作成效惠及群众惠及发展。一是推动山地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与广州农科院和省农科院联合开展高产水稻良种研发联合攻关,互换水稻种质资源 213 份,引进新组合 5 个。持续开展新技术推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25.29 万亩,青贮玉米种植 1.09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 884.52 万亩(次),开展田间试验 26个,完成种植青贮饲料 3.85 万亩,加工收贮青贮饲料 14.26 万吨。

二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打造“油菜换种”示范,建成惠水广济堂梅花鹿种源基地、长顺油菜良种繁育基地等 5 个种源保护基地,长顺青龙山油菜制种科研基地成为唯一一个国家授牌的油菜良种改良中心,选育的油研 2020 成为全国最高出油率品种,目前繁育基地制种面积 2 万亩,生产全省 70%以上油菜用种。三是大力发展农业装备创新智造。积极抢抓东西协作对口帮扶重大机遇,通过与广州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深化“广州科研+黔南基地”,不断拓展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模式,使用机械插秧、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农业无人飞机、农作物重大害虫智能测报装备等现代农业装备作业,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重要支撑。

突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壮大全链条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发挥接二连三的作用,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壮大。以“六大主导产业”为载体,聚焦茶叶、刺梨两个最有特色的产业和生猪、蔬菜2 个最有希望的主导产业,出台支持茶叶 15 条、刺梨 10 条政策措施,倾斜协作资金 5310 万元用于支持茶叶和刺梨两个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二是立足山地特色做农旅结合示范。从景区、住宿、餐饮、商品、演艺娱乐、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等方面,全力打造升级版旅游名片,推进旅游景区业态升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独山天洞景区、三都咕噜景区已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平塘中国天眼景区,推出以天文科普、地质探秘、桥梁科普、民俗文化、非遗传承、农耕体验和美丽乡村等独具平塘地域特色的研学产品。三是开发自身潜力做产销结合示范。通过大力拓展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养、教育等多元功能,深挖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集农趣娱乐、休闲旅游,帮助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形成农业新业态。如,福泉市建设的“黄丝江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四季赏花、四季品果、四季游玩、四季培训”的发展思路,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水果采摘为一体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增加核心竞争力

坚持市场端带动生产端,围绕“1+6”农业主导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条全、质量效益好、与农民利益联结紧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一是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作用,大力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长顺县投入粤黔协作帮扶资金1988 万元,与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成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粮油储备与配送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运营,带动农民种植 13.5 万亩油菜,年收购油菜籽 1.3 亿元以上。瓮安县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 2197.5 万元,建设占地面积 1.08 万平方米的瓮安精制茶加工厂,完成包括黄金芽、白茶、收藏老白茶(紧压茶)等各种加工工艺,年加工产能超800 余吨,产值达 2.1 亿元以上。二是助力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擦亮产品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刺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品牌宣传、授权、管理等,强化品牌管理,不断提高“龙里刺梨”“龙里刺梨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贵定刺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省级刺梨公共品牌“贵州刺梨”建设,扩大王老吉刺柠吉、山王果、恒力源等企业在刺梨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在茶叶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建设都匀毛尖品牌形象店、都匀毛尖规范店、都匀毛尖农产品销售店。加强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使用管理。三是深化龙头企业产销对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品类。广东集黔优品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联动大湾区市场订单与黔南州产业基地合作,选择茶叶、山茶油等产业基础好、生产规模大、具备市场影响力的品类持续开拓,打造“集黔优品”自有品牌;通过协助进驻“832”采购平台、南粤分享会等线上帮扶销售平台,聚焦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业务,完善渠道客户管理机制,助推贵州特色农产品生产端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在此基础上,集黔优品发挥企业油脂、豆粕等原料价格和贵州加工成本优势,使得“大湾区原料+贵州生产加工+大湾区市场”的模式实现黔粤两地原料、工艺、品牌、成品的市场流通大循环。

编辑:铭笙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