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烏稱俄軍向“機器人部隊”投降 無人作戰達新高度?
香港新闻网 6小时前 10216

烏克蘭第三獨立突擊旅近日通過“電報”發布消息,宣稱在哈爾科夫地區首次僅憑無人機和自殺式地面作戰平台迫使俄軍士兵向無人裝備投降,稱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俄軍士兵在純粹由機器人系統發起的進攻中投降”。據西班牙《阿貝賽報》報道,烏軍部署裝載炸藥的地面無人車輛攻擊俄軍陣地,摧毀掩體後,一台無人系統逼近坍塌庇護所,迫使俄軍投降,隨後由多旋翼無人機押送至烏軍防線。這一行動全程無人類步兵參與,被視為技術化戰爭的里程碑及新高度。

資料圖為烏軍。圖源:央視新聞

俄烏衝突自2022年爆發以來,無人系統已成為戰場上的重要力量。烏克蘭尤其依賴無人機和低成本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進行偵察、打擊和破壞敵方陣地。然而,此次哈爾科夫行動標誌著無人系統應用的一大飛躍。據烏軍描述,俄軍陣地此前成功抵禦了兩輪人類部隊的進攻,但無人系統的靈活性和低風險特性最終突破了防線。

軍事專家宋忠平14日對香港中通社分析稱,烏軍所謂的“機器人部隊”並非真正具備自主思維的機器人,而是由後台人員遠程操控的地面無人裝甲車或機器狗,類似於無人機的運作模式。這些裝備通過視頻系統觀察敵軍動態,並由操控人員喊話要求對方投降。宋忠平認為,烏軍的說法存在誇大成分,意在鼓舞士氣並凸顯西方提供的技術支持。

雖然烏軍宣稱這是“史上首次”由機器人系統獨立俘虜敵軍,但事件的真實性與技術細節仍需審慎評估。宋忠平表示,這些所謂的機器人並非具備自主決策和自學習能力的“超級戰士”,而是遠程操控的延伸工具。從技術角度看,地面無人車輛和無人機的結合並不新奇,但將其應用於俘虜行動確實是一種創新的戰術。

智庫分析指出,烏克蘭的無人系統策略屬於非對稱戰爭的一部分,旨在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削弱敵軍戰力。地面無人車輛搭載炸藥,能精準打擊掩體,而無人機的押送功能則降低了烏軍士兵的戰場風險。這種策略在哈爾科夫的成功應用,顯示出無人系統在特定場景下可替代傳統步兵執行高風險任務。

然而,無人系統的局限性同樣顯著。首先,遠程操控依賴穩定的通信網絡,一旦遭到電子干擾或網絡攻擊,系統可能失靈。其次,這些裝備的戰場適應性有限,難以應對複雜地形或敵軍的反制措施。此外,操控人員的訓練和後勤保障也是一大挑戰。

宋忠平認為,烏軍此舉更多是為了宣傳和心理戰,意在振奮軍心並吸引國際關注。烏克蘭正面臨戰場上的持續壓力,通過展示技術優勢,試圖扭轉士氣低迷的局面。他指出,這些無人系統多數由西方國家提供,反映了西方在俄烏衝突中對烏克蘭的技術支持。同時,宋忠平強調,真正的自主機器人仍處於研發階段,當前技術遠未達到改變戰爭格局的程度。

智庫分析則更關注事件的長期影響。他們認為,無人系統的成功應用可能促使各國加速研發類似技術,尤其是在地面作戰平台領域。美國和以色列等國已開始分析烏克蘭的案例,以完善自身的無人作戰理論。

编辑:高原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