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大罢免”劳民伤财,赖清德拒不道歉引争议
环球时报 07-29 47228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首轮24名国民党“立委”以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无一通过,这被认为是岛内民众对赖清德当局的审判。但民进党高层却“集体失忆”,将责任全推给民间罢免团体,不仅拒绝道歉更无意反省,赖清德甚至还要继续“团结十讲”,进一步在岛内引发争议。

要恢复“团结十讲”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28日报道,被点名为民进党惨败的“战犯”之一、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在“大罢免”两天后终于发文,称罢免结果不如人意,他身为民进党秘书长,有任何做得不够、不符合社会或支持者期待,有任何需要检讨的地方,自当由他来承担一切责任。他透露27日已当面向赖清德请辞。国民党新北市议员江怡臻批评说,这次全台“大恶罢”的失败,不是只有林右昌一个人的事,更不是一句请辞就能交代得了的,“林右昌请辞背锅,但真正该负责的躲去哪了?”

赖清德本人仍拒绝道歉。28日,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表示,第一轮“大恶罢”结果出炉后,自己已经代表民众党发出正式声明,呼吁赖清德向全民道歉,“行政院长”卓荣泰下台,民进党承担所有政治责任。针对民众党有人提出与民进党合作的条件,黄国昌说,民进党在过去严重撕裂台湾社会,导致整个台湾付出难以计算的巨大成本,“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因此并非所谓交换条件”。他喊话赖清德,“麻烦现在不要再躲、神隐、切割或甩锅,有一点担当出来面对人民,告诉大家要怎么承担政治责任”。

据台湾《中国时报》28日报道,有民进党高层27日透露,之前赖清德在高雄和花莲原定的演说,都因为台风来袭而取消,后续会再与各社团讨论举办的时间与地点,并从之前取消的“第五讲”外事议题接续。根据赖办的规划,这10场演讲主轴分别为“国家”、团结、“宪政”体制、防务、外事、两岸、民主、和平、繁荣、均衡台湾。但赖才进行到前四讲就已争议不断,尤其“杂质说”遭到猛批。原定7月5日在高雄发表的“第五讲”,因“丹娜丝”台风将至宣布暂缓。

国民党“立委”林沛祥批评道,若恢复“团结十讲”的消息属实,就是赖清德心中仍想着选举而无心治台,他可能预测国民党大胜后会松懈,8月23日绿营仍有机会一搏。另一名匿名的国民党“立委”分析称,赖清德现在心中只有选举,“虽然大家都盼朝野和谐,但如今来看可能很难,因为这就是赖清德的风格”。尤其接下来面对美国“对等关税”问题,赖可能想借由“十讲”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通通压下去,甚至会更凶狠,继续司法清算。前“立委”邱毅批评赖清德在败选后不仅未负起政治责任,反运用起“阿Q胜利法”,不承认失败,也不承认自己有错。他呼吁国民党与民众党推动蓝白合,并点名台中市长卢秀燕与黄国昌的“卢昌配”,才能打败赖清德。

联合新闻网28日称,看到罢免25比0的结果,台湾民众都在等赖清德一个说法。但事实再次证明,他说了很多,却似乎什么也没说。文章质问道,“承认错了很难吗?”台湾《联合报》28日发表社论称,这次“大罢免”,最后的联署执行虽是由各地所谓民间团体负责,但最早的策划者却是“民进党三巨头”,包括赖清德、卓荣泰和“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如今“大罢免”失败收场,民进党竟将败因全部推给罢免团体,如此敢作不敢当的猥琐行径,实有愧支持者的托付。文章认为,面对如此重大的挫败,赖清德的回旋空间其实不是太多。第一,他应该先向全台民众致歉,为这场劳师动众的罢免承认失算与挫败。第二,他可以辞掉党主席,宣布自己将专心于治理。第三,他可以宣布撤换卓荣泰,换上一位能力更强、更具同理心、也更懂妥协之道的新“行政院长”,以示朝野和解之意,“若能如此,这场大罢免至少对台湾还算有些正面意义”。

舆论要求“内阁”改组

在野“立委”也纷纷点名卓荣泰应率“内阁”总辞。台湾《镜周刊》28日称,此结果不仅民间罢免团体及支持者情绪难平,绿营内部也出现批评声浪,要求高层检讨、改组。报道引述民进党一名“决策人士”的话称,赖清德将在8月上旬展开南美洲的行程,返台后可望启动“内阁”改组及高层人事异动。

国民党“立委”王鸿薇27日开启谢票行程时表示,面对美国关税贸易战将于8月1日实施,改组是当局应负起的政治责任。她说,如果改组的话,当务之急是降低所有冲击和影响,对外销厂商、中小企业和农业,以及广大劳工的冲击一定要降到最低,“希望绝对不要再有空降、酬庸,或者只是为了要负政治责任而匆促换人”。“立委”赖士葆点名卓荣泰和“经济部长”郭智辉最该下台。民众党“立委”林国成认为,“法务部长”郑铭谦、“教育部长”郑英耀、“内政部长”刘世芳、“文化部长”李远和“经济部长”郭智辉都该下台。

不只在野认为“内阁”应该改组,民进党内也认为有其必要。民进党前“立委”李文忠表示,朝野僵局难解,赖清德在岛内及党内的威信遭重创,“民进党与在野党合组联合政府,是必然的选项”。但国民党“立委”徐巧芯认为,以赖清德的个性,应该不太可能,且国民党跟民众党应该也不想跟他组“联合政府”,现在重点还是卓荣泰下台。

影响第二轮选票

8月23日,7名国民党“立委”将面对第二轮“大罢免”。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预测,结果还是一样7比0。南投县长许淑华则认为,7月26日的结果对8月23日有正面影响,但民进党很可能会正面迎战,恐用“核电厂公投”混淆投票,这7席挑战更大。退役少将栗正杰认为,赖清德当选后不停地斗,“青鸟”(绿营支持者)连中间选民也斗,激出许多中立选票在这次投下不同意罢免票。但如果认为首轮惨败后民进党在8月就会松懈,还言之过早。他认为,以赖的个性会继续斗下去,因此“不可因为这次顺利过关,就疏忽了下一场战役即将开打”。

岛内媒体人黄暐瀚28日在脸书表示,每一次的选举投票都是民意的检测,这次的“大罢免、大失败”,说明主流民意不喜欢“大罢免”也不喜欢民进党和赖清德介入罢免、“抗中保台牌”失效,同时赖上任至今支持度并未增加,“证明蓝白只要团结,足以赢过绿营”。

不少舆论认为,“大罢免”劳民伤财,让如今岛内经济民生雪上加霜。据台湾中时新闻网28日报道,作家“漂浪岛屿”在脸书表示,7月26日被视为绿营、罢团“大罢免”大失败,但“最大的失败恐怕还没有到来”,8月23日的第二轮罢免,可能才会是最大重击。他进一步说道,美国关税结论拖不到8月底,一旦公布就是一大冲击,因为关税过高会重伤台湾经济,引发反弹;关税过低却是建立在牺牲稻米、肉品与巨额投资美国上,更是造成台湾民众的不满。农民、社运团体高度抗争,翻牌效应将会反映在罢免票数上。“漂浪岛屿”认为,关税冲击的因素可能让民进党的败势加剧,不仅席次难罢,选民还会投出更残酷的难看票数,以选票给其最大教训。   

联合新闻网称,7月26日的投票结果,无疑是绿营操弄“反中”过头,反而把“讨厌民进党”催得更高,终于遭到选民反噬。对蓝营而言,目标当然不仅是守住“立法院”的优势,而是希望2026年“九合一”与2028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能够获胜。文章说,选民可以“嗨翻天”,政治领袖必须看得更远,才不会又一次浪费掉得之不易的胜利。

編輯:銘笙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