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二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张明臻)香港天文台二日早上九时四十五分发出黑色暴雨警告,历时两个小时,于十一时四十五分取销,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这是香港一周内第二个「黑雨」,天文台预料未来两、三日天气将持续不稳定。
今次黑雨期间,多处地区录得超过七十毫米雨量,九龙部份地区及青衣雨量更超过一百毫米。但暴雨未造成严重水浸,渠务署紧急事故控制中心上午九时十分,派遣超过一百一十队紧急应变队伍处理水浸个案及巡查全港约二百四十个容易淤塞地点及清理淤塞的渠道情况,确认五宗水浸个案,并很快完成处理。
运输署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继续二十四小时运作,联同公共运输服务营办商,密切监察全港各区的交通及运输情况,督导和协调公共运输服务,应对乘客需求。
教育局随即通知,所有学校下午停课,正在上课的学校应继续上课,直至放学时间,并在安全情况下,方可让学生返家。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今早暴雨再度突袭,「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迅速应变、协调调动资源,保障市民安全。他向冒著恶劣天气紧守岗位的前线同事致以衷心致谢。
翻查纪录,香港发出黑雨警告最多的年份是二000年及二00六年,一年内共发出三次。而今次在一周内已两度发出黑雨警告,主要受热带气旋「竹节草」影响。
有气象专家表示,香港下暴雨的次数变得频密,趋势与联合国权威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观测一致。香港尤其是下大雨的机会比以前多,主要受全球暖化及气候变化影响。
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淑明指出,受活跃西南季候风影响,广东沿岸一直有骤雨及雷雨区发展,位于香港南面发展一道强雷雨带并向北移,逐渐影响珠江口一带,为香港带来大雨。
展望未来,李淑明预计,活跃西南季候风在未来两、三日会继续影响广东沿岸,香港天气持续不稳定,有时会有大雨及狂风雷暴,市民要留意天气变化。下周中后期骤雨减少,日间酷热。
至于暴雨有时未必影响全港,警告是否需以区域细分才够精准,李淑明解释,暴雨发展或影响地区每次不同,天文台会尽力留意雨区发展,提醒市民留意。今年两次黑雨警告信号期间,香港普遍地区都受影响,市民切勿掉以轻心。
再迎「黑雨」考验 市民从容应对极端天气
【中新社香港八月二日电】(记者刘大炜 韩星童 戴小橦)受活跃西南季候风影响,香港二日早晨出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香港天文台当日九时四十五分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俗称「黑雨」信号)。这是今年香港第二个「黑雨」信号,距离今年首个「黑雨」信号仅过去四天。
香港天文台暴雨警告信号采用三级制,按降雨量由低到高分别为黄色、红色和黑色。其中,黑色意味著每小时降雨量超过七十毫米。根据规定,「黑雨」生效期间,香港所有学校停课,除必要公共服务外,特区政府部门停止办公,私营机构也多采取停工或弹性工作安排。
清晨七时许,香港岛东区筲箕湾一带雷声滚滚,雨势频密。骤雨间隙,记者外出所见,乌云密布、白昼如夜,街道上行人稀少。
「黑雨」信号下,新界西贡区雨势较大。该区因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上活动一向被誉为「香港后花园」,是香港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地之一。但当日通往西贡的西贡公路和西沙路车流明显较往常周末减少,暴雨令部份路面积水严重,往来车辆均减速慢行。
记者驱车经过西沙路时见到,一处山坡下,淤泥和被风吹落的树枝堵塞水渠,路面出现严重水浸。现场有工作人员正冒雨紧急抢修、清理水渠。
港岛西环地势较高的般咸道等区域受影响轻微,市面运作基本正常。记者走访时看到,当地商户和居民多能从容应对,公共服务亦有序运转。
「早上雨最大的时候,门口也就积了点水洼,半小时就排干净了。」在般咸道经营便利店的Billy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对记者说,「除了顾客进门时带进来点雨水,生意和平时没差多少,牛奶、面包这些日用品卖得还挺好。」
家住高街的市民林琳撑著伞从街市回来,菜篮里装满了新鲜蔬果。「雨再大也得买菜做饭呀。」她笑著说,「这边地势高,路好走得很。地铁和巴士都正常,挺安心的。」
受「黑雨」影响,香港的学校、诊所等部份公共服务以及轮渡在此期间暂停或维持有限度运营,但大部份公共交通,如巴士、港铁等仍照常运营。
在西营盘站出口,工作人员正用干拖把擦拭地面。港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雨势猛烈,站内列车班次未受影响。在铜锣湾地铁站,从事银行业的市民陈欢对记者说:「公司群组早就通知可以居家办公,但我约了客户,地铁没受影响就按计划出门了。」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渠务署紧急事故控制中心已于当日九时十分启动,派遣超过一百一十支紧急应变队伍处理水浸个案及巡查约全香港二百四十个容易淤塞地点并加以清理。截至十二时十五分,已确认五宗水浸个案,目前均已完成处理。
随著雨势减弱,香港天文台在十一时四十五分将「黑雨」信号改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又于四十五分钟后改发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当日十六时,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取销。其间受暴雨影响的公共服务和交通陆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