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台舆论指「大罢免」结果展现民意对民进党愤怒不满
新华澳报 08-03 52207

  台舆论指「大罢免」结果展现民意对民进党愤怒不满
  【香港中通社7月28日电】针对24名中国国民党立委及遭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26日举行投开票。计票结果显示,这些罢免案均未获通过,国民党在「大罢免」首轮投票完胜。舆论认为,这一结果是台湾民意的最新展现,代表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强烈愤怒与不满,对其所谓「抗中保台」路线的重大否定。
  2024年初台湾地区两项选举中,赖清德低票当选,民进党也仅拿到台立法机构113席立委中的51席,不仅未过半,也少于国民党的52席。外界观察,针对国民党立委的「大罢免」,表面上由民间团体发起,但实为民进党当局策动,意在通过罢免和补选,扭转其在立法机构的人数劣势,摆脱「朝小野大」的施政困境。
  在当日的开票过程中,24件罢免案的票数实时统计均为「不同意罢免」一路领先「同意罢免」,最终全部失败;针对高虹安的罢免案结果亦未通过。其中,高虹安与7名国民党立委的「不同意罢免」得票数甚至超过当选时的得票数。
  「大罢免开了『选后不认输、动辄搞罢免』的恶劣先例。」台湾「中时新闻网」文章指出,选举过后不满意就罢免,罢免完再补选,不满意再……如此恶性循环,将导致台湾每年都在选举,劳民又伤财,社会持续空转。国民党立委黄仁表示,台湾所需的是脚踏实地解决民生问题的执政当局,高房价、薪资停滞、资源分配不均等都是民众的切身之痛。但赖清德上台以来,将全部的心力投注在清算、斗争与对外输诚,早已与人民的关切脱节。
  「愤怒选民给赖清德的当头棒喝」,台湾《联合报》以此为题发表社论称,绿营来势汹汹的「大罢免」,以「大失败」收场,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众多沉默的台湾民众蜂拥而出投下「不赞成罢免」票,成功挡下赖清德当局意图通过不良手段大肆扩权的伎俩。所有愤怒民众给赖当局的当头棒喝,声音如此响亮,赖清德还能假装没听到吗?
  还有舆论指出,赖清德讲不下去的「团结十讲」,早已预言了这场罢免的无以为继。赖清德一再说要强化台湾的「社会韧性」,但「大罢免」的失败,恰恰证明了台湾民众不受民进党政治谎言操弄的韧性和理性。
  完封「大罢免」的国民党相当振奋,呼吁赖清德应该站出来,向台湾人民道歉,并好好反省检讨,消除仇恨、恪遵民意。台湾民众党也发声明表示,台湾民众用选票重重「打脸」赖清德,希望赖清德能够诚实面对自己与执政团队的过错,努力修补仇恨对立后在台湾社会制造的巨大伤痕。
  8月23日还会迎来第二轮针对7位国民党立委的罢免投票,分析认为,经此一役,绿营遭遇重大挫败,民进党及赖清德试图通过「大罢免」扭转的「朝小野大」盘算已基本落空。但更重要的是,这场选战并没有赢家,如果执政的人不思改变,台湾仍看不到前景。难道台湾还要再虚耗大笔行政与社会资源,继续空转和纷扰下去?
  两岸共研人工智慧布局 盼展开务实交流
  【中新社上海7月28日电】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会期间,台企英业达集团(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全成在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指出,技术需经充分交流才能实现应用落地,进而在市场达成共赢、产生共鸣。
  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受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邀请,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台湾人工智慧头部企业首次组团亮相大会两岸人工智慧融合发展创新展区,集中展示前沿创新成果;参加两岸人工智慧融合发展创新论坛,探讨融合发展路径。相关领域产学研界人士表示,两岸布局AI各有优势,携手同行定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务实的交流是增进共识、达成合作的重要途径。
  今年前5个月,两岸贸易额为123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显示两岸经济合作保持畅旺。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赵世通指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和显著的互补优势。要深化两岸科技交流,推动两岸产业升级,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促进两岸青年相知相亲,共同谱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精密电子器件制造等领域优势突出;从跟跑到并跑,大陆AI发展也已迈向新阶段。」从事智能制造相关研究的北京工业大学电脑学院院长韩红桂分析两岸合作前景指出,市场协同方面,两岸企业可联合开发多模态大模型,将大陆演算法与台湾硬体优势相结合;产业链互补方面,台湾晶片为大陆发展AI应用提供硬体支撑,两岸可联合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专案。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