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张雄风台北4日电】儿童福利联盟今天发布父亲压力调查,逾4成爸爸呈中度以上忧郁倾向,主要为经济压力;8成爸爸坦言入不足够应付家庭开销,2成3的爸爸表示,美对等关税措施已影响工作与收入。
父亲节将至,儿童福利联盟今天发布「2025年父亲压力状况调查报告」。根据调查发现有62.9%爸爸是目前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收入占家中总收入的最大比例),也有32.4%爸爸和另一半负担差不多。随著性别角色的转变,越来越多爸爸走进育儿的日常。
儿盟本次调查是透过DASS21情绪自评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21),去了解现代爸爸的忧郁情形,结果被调查的爸爸有有43.3%呈现中度以上的忧郁倾向,需要正视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协助,14.4%属于重度或极重度。
进一步了解爸爸的想法,儿盟发现有1成的爸爸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调查也发现仍有4成7的爸爸仍存在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展现出心情低落,会让人觉得不够坚强。
根据研究,爸爸主要压力来源,第一名是经济,如收入不足、债务、生活费负担;第二名是育儿,如教养困难;第三名是工作职场,如工作量、职业发展;第四名是家庭责任,如家务分工;第五名是伴侣关系,如沟通困难、冲突、感情疏离。
儿盟表示,近8成的爸爸坦言,在孩子出生后,收入不足够应付家庭开销,其中59.6%稍微吃紧、16.6%常常不够、2.7%完全无法应付;此外,交叉分析显示,中度以上忧郁倾向的爸爸中,有21.9%觉得家庭开销常常不够用、5.9%表示完全无法应付。
儿盟问卷进一步询问爸爸的工作或收入(如减薪、投资损失等)是否受到美国关税影响,发现2成3的爸爸表示目前已经影响工作与收入;6成爸爸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影响,但仍是会担心;仅1成6的爸爸表示完全没影响。
儿盟最后呼吁政府建构更完善的男性心理支持资源,尽管去年起政府推行的「青壮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却有近7成爸爸根本不知道这项福利政策。
另外,许多爸爸在申请育婴假、家庭照顾假等措施上,仍面临影响升迁、考绩甚至被标签化的压力。儿盟鼓励企业建立更弹性的育儿措施,唯有让职场成为育儿的后盾,才能让爸爸在压力和责任之间取得平衡。
儿盟是在今年4月21日至5月26日期间,透过网路问卷,调查台湾育有18岁以下孩子的爸爸,共计回收547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年龄以30至39岁最多,占46.4%、40至49岁其次,占43.5%;子女人数方面,49.5%只有1名孩子、42.4%有2名孩子、另有8%有3名孩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