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渗水问题既困扰住户,亦影响邻里关系。《2025年公众卫生及市政(修订)条例》将于8月17日生效,届时政府人员入屋调查楼宇渗水、冷气机滴水等公共卫生妨扰问题的时限,会延长至“朝7晚10”。若无合理辩解而不遵从“拟进入处所通知书”,最高罚款5,000元;不遵从“妨扰事故通知”,罚款提高至2.5万元及每日450元;不遵从“妨扰事故命令”,罚款亦提高至5万元及每日600元。食环署表示,修例配合市民的生活作息,便利进行调查。而提升针对不合作行为的阻吓力,亦可令怀疑引致渗水的单位业主或占用人更为配合,加快调查进度。
▲左起:食环署总监(法例检讨)严国政、食环署高级总监(法例检讨)叶国祥及食环署联办处高级卫生督察许月珍。
▲联办处去年接获47299宗楼宇渗水投诉个案。
现时食环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联合办事处(联办处)在接获投诉后会进行调查,以找出渗水源头。一般而言,如政府人员到访涉事单位而未能进入单位内,便会发出“拟进入处所通知书”预约登门调查,向涉事单位订明再次到访的日期,请单位拥有人/占用人配合。经调查及确定妨扰源头后,政府人员会发出“妨扰事故通知”,着令有关人士在指明期限内处理。不遵从“妨扰事故通知”属犯罪;政府亦可向法庭提出申请,由法庭发出“妨扰事故命令”,命令有关人士减除妨扰事故。
料能减少需申法庭手令情况
联办处去年接获47,299宗楼宇渗水投诉个案。食环署总监(法例检讨)严国政表示,以往政府人员处理渗水问题时,最大困难是遇到业户不配合而影响调查进度,“楼上楼下本身有争拗,有时可能是意气之争,产生不合作情况,导致我们不能进行调查。一旦需要向法庭申请手令入屋,会变得相当耗时”。他认为,修例配合市民作息时间;提高不遵从“妨扰事故通知”及“妨扰事故命令”的罚则,以及就不遵从“拟进入处所通知书”引入罚款,预期可以阻吓一些不合作的行为,加快调查和后续行动,以及减少需要申请法庭手令进入涉事单位的情况。
伙律政司推社区调解先导计划
除楼宇渗水外,有关修订同时适用于处理 冷气机滴水等公共卫生妨扰问题,有助加快个案处理速度。食环署亦致力加强物管公司处理渗水问题的角色,包括在今年7月联同律政司推出“社区调解先导计划”,为物管人员提供6次全日制调解技巧培训,每次约20名参加者,费用全免。 署方自2012年起亦于私人屋苑推行“物业管理公司协助处理住宅楼宇渗水计划”,邀请为有关屋苑提供服务的物管公司参与处理渗水个案,协助找出渗水源头。
食环署联办处高级卫生督察许月珍表示, 当住户遇到渗水问题,往往先联络物管公司, 若物管公司秉持中立调解纠纷,并拥有处理渗水问题的相关知识,可从源头加快处理渗水投诉。她透露,“社区调解先导计划”报名反应踊跃;截至今年6月30日,有94个屋苑的物管公司加入“物业管理公司协助处理住宅楼宇渗水计划”,成效显著。她说:“过去3年,他们已协助处理6,500宗个案,当中4,700宗已透过协商、调解等方式成功解决。”
编辑:高原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