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赖清德当局完全丧失民族立场令人不齿
【香港中通社8月18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赖清德当局「统治论」,毛宁批评,赖清德当局完全丧失民族立场,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成果,肆意歪曲二战历史令人不齿。
有记者提问,日前,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称,二战后,「旧金山和约」取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政治声明,该「和约」未将台湾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
对此,毛宁表示,有关谬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再次暴露赖清德当局彻头彻尾的「台独」分裂本质。
毛宁指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条款》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档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所谓「旧金山和约」是二战之后美国纠集一些国家,在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的情况下,对日本单独媾和而发表的非法、无效的档。这一档违反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台湾主权归属等任何涉及中国作为非缔约国的领土和主权权利的处置都是非法、无效的。
毛宁批评,赖清德当局完全丧失民族立场,无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成果,肆意歪曲二战历史令人不齿。她强调,无论赖清德当局说什么、做什么,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共识,阻挡不了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
赖清德被外媒频频点名 「疑赖论」在国际发酵
【香港中通社8月18日电】首轮「大罢免」结束后,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的民调满意度呈现「雪崩式」下跌,不仅如此,日本和美国媒体近来都对赖清德的批评声浪升高,连续释放出不信任的信号,「疑赖论」正在国际发酵。
近日,日本多家媒体接连对赖清德当局点名。日本《读卖新闻》8月初发表题为「排除在野党的企图未能得逞」的社论,直指罢免行动目的在于「排除在野党」,认为赖清德当局应通过对话弥合裂痕,而非挑起对立。日本《产经新闻》刊出该报社前台北支局长的评论,同样对赖清德的「杂质说」以及他在罢免行动中的角色提出尖锐质疑。
有学者评论指出,自赖清德2024年胜选以来,日本舆论即认为其言行挑衅意味浓厚,「大罢免」失败只是压倒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读卖新闻》与《产经新闻》属于日本中间偏右媒体,长期对民进党友善,如今同声批评赖清德。
长期观察台湾政局的台湾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日前发文称,属自由派的《朝日新闻》也在社论中对「大罢免」表达负面态度,意味著从保守到自由光谱的日本主流媒体,对台湾的罢免政治走向均持保留甚至批判的立场。
「日本左派、右派媒体在短时间内同时表达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不信任,这在日本媒体史上是很罕见的。「央视新闻引述学者分析称,这些媒体还用了发表社论的方式,代表了媒体自己本身的立场和观点,表达了对赖清德高度不信任。
此外,亲近共和党、曾在小布希政府及特朗普政府中担任多项要职的美国国务院原资深顾问惠顿,以「台湾如何失去特朗普」为题撰文,直指赖清德当局一连串失策,导致台湾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渐行渐远,台湾在美国的形象不佳且正在不断下滑。
此前,美国《纽约时报》也在报道中提到,台湾输美产品目前被美国加征20%「对等关税」,贸易谈判仍没能达成协议,又面临政治不确定性,均加剧了赖清德当局所面临的政治与经济压力。
有分析认为,赖清德历来将美国视为其推动「台独」路线的最大靠山,过去赖当局凭借「亲美」立场试图获取政治加持。但在美国看来,其选举战术失败、施政受挫、党内控制力下滑。如今连谋求「过境」美国本土都被挡在门外,堪称美台关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从侧面折射出美方对赖清德的强烈不信任乃至厌恶,抵触情绪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对其他民进党人。
单方面堵死两岸和平交流的管道,极尽讨好外部势力却改变不了「棋子」「弃子」的命运。崩塌的民调,不只是简单的数字下滑,而是民意对赖清德执政一年多来倒行逆施的愤怒呐喊,对其「抗中谋独」路线的全面否定。赖在「代表台湾」的执政正当性与稳定性上都显得脆弱不堪。若仍执迷于「倚美谋独」、搞内部肃清、对抗民意,只会加速其政治资源的流失,最终可能被民意唾弃。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