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十四五”發展規劃期間,在日趨嚴峻的外部壓力和挑戰下,中國堅守多邊主義,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動貿易便利化,并充分發揮中國制度優勢、龐大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優勢,“朋友圈”越來越大,貿易規模不斷取得突破,進一步鞏固了全球貿易大國地位。據新華社26日報道,8月25日上午,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海關總署署長孫梅君介紹了“十四五”以來,中國海關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圖為中國山東省自貿區港口。新華社資料圖
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貿易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寬廣。2024年,中國已成為全球157個國家(地區)前三大貿易夥伴。
中國海關總署署長孫梅君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外貿新動能加速提升,產供鏈更加安全穩定。其中,2024年中國貨物貿易總額達到43.8萬億元,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今年1-7月進出口同比增長3.5%,出口增長7.3%,外貿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反制霸淩行徑”,孫梅君介紹說,“十四五”以來,中國對外簽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達到22萬億元,占比超過一半,與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年均增長10%以上。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外貿迎難而上,貨物貿易規模連續跨過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兩個大台階,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進一步鞏固中國經貿大國地位。
311個口岸力保“關通全球、物達八方”
“現在正值暑期旅遊旺季,很多自駕游愛好者也選擇像中國的霍爾果斯或者二連浩特等邊境口岸,自駕去其他國家旅遊。目前能够提供自駕游服務的邊境口岸已經達到28個。”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在發佈會上介紹說,目前,中國陸路口岸已達101個,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
除陸路口岸外,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的水運口岸也已經達到125個,承擔全中國口岸貨運量的90%以上;空運口岸達到85個,分布在中國各地,織就全中國各地快速聯通世界的航空網。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張寶峰說,“十四五”期間,中國海關總署結合國家區域戰略和對外開放需求,新增對外開放及擴大對外開放口岸40個。截至目前,全中國對外開放口岸達到311個。
孫梅君表示,中國對外開放通道和平台建設邁上新台階。這些口岸基本形成水陸空立體化、東中西全方位口岸開放布局。“關通全球、物達八方”,讓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更加廣泛、更加密切。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中國加速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在63個口岸開展智慧口岸試點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在內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建成無人駕駛的跨境運輸通道,實現通關全流程的自動化監管。”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說,便捷暢通的口岸通道讓更多“中國製造”加速走向世界,也讓更多“全球好物”快速進入中國市場,更好地服務百姓需求。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認為,全球經貿發展仍面臨極大不確定性,但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并以超大規模市場繼續為全球發展貢獻力量。
在國際合作中貢獻“中國方案”
世界海關組織有一句名言叫做“邊境相隔,海關相連”,國際經貿形勢越複雜、越多變,海關的國際合作交流就要越加強、越深入。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說,“十四五”期間國際經貿形勢複雜多變,與此對應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建海關合作機制85個,達到138個。打造了與非洲、中東歐國家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平台,助力非洲的柑橘、咖啡豆、野生水產品和中東歐的蜂蜜、葡萄酒、化妝品等優質產品走進中國市場。此外,還開展對外援助培訓204期,涉及120個國家和地區近7000人次,分享中國經驗,促進友好交流。
在國際合作中,另一個主要工作是貢獻“中國方案”。據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主任張寶峰介紹,中國與世界海關組織共建全球“智慧海關”在線合作平台,還建成金磚國家海關示範中心,全面總結中國口岸疫情防控的經驗,積極參與世衛組織《國際衛生條例》和“大流行協定”的制修訂,貢獻了諸多中國智慧和方案。(完)
编辑:高原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