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山,山与山不同,城与城各异。榕江与六盘水,一南一北,一热一凉,却同样蕴藏着贵州最原始的生命力与最真挚的人间烟火。这一程,我们从侗歌缭绕的榕江出发,一路向北,抵达凉都六盘水,在山水、节庆与风味之间,读懂贵州。
贵州夜景 来源于视觉中国
榕江:侗歌起处,烟火人间榕江是歌的城。这里是侗族大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歌声不只是艺术,更是生活。每逢节庆,侗寨鼓楼下,男女老少围坐成圈,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而起,如山风过岭,如溪水穿石,一声声唱的是天地、祖先、爱情与丰收。
贵州榕城风雨桥 来源于视觉中国
除了侗歌,榕江还以“村超”火爆出圈。村民们自发组织的足球联赛,没有商业气息,只有纯粹的热爱与欢乐。赛场边,糯米饭、烤香猪、腌鱼、牛瘪火锅……地道小吃摆成长龙;啦啦队跳的是苗族芦笙舞,喊的是侗族大歌调。一场球赛,竟成了一座城的节日。
贵州榕江村超 来源于视觉中国
吃在榕江,离不开“酸”与“鲜”。牛瘪火锅看似粗犷,实则讲究——以牛胃中未消化的百草汁为汤底,加入牛肉、牛杂,苦凉中带回甘,是侗家人清热祛湿的智慧。还有腌鱼、腊肉、手打糍粑、油茶……每一样都是时间与手艺的味道。
贵州牛瘪火锅 来源于视觉中国
六盘水:风起凉都,山野之味北行至六盘水,气温骤降,心境顿开。这里是“中国凉都”,夏季平均气温仅19℃,山川之间皆是避暑胜地。乌蒙大草原上,风车转动、牛羊漫步,仿佛闯入云端牧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中,原始森林、高山湿地、彝族村寨交错,一路一景,皆是清凉。
六盘水山间公路 来源于视觉中国
六盘水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彝族、苗族、布依族在此共生共荣。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夜幕降临时,成千上万的火把点亮山野,人们跳起达体舞,唱起敬酒歌,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热情的脸庞——那是人与天、与火、与祖先的对话。
贵州野玉海·海坪彝族火把季 来源于“微凉都”公众号
这里的食物也带着高山的清冽与民族的酣畅。水城烙锅,一锅烙尽天下食材,蘸上灵魂蘸水,香辣滚烫;羊肉粉汤底醇厚、羊肉鲜嫩,是六盘水人早餐的仪式感;还有彝家的坨坨肉、苗家的酸汤鱼、布依族的五色饭……每一样都扎实、热烈,吃得出山民的豪迈与真诚。
贵州烙锅 来源于视觉中国
非遗:手作之间,看见时间榕江与六盘水,皆是非遗沃土。在榕江,你可以走进侗寨,看老人们用蓝靛染布,一浸一晒之间,布料从青变蓝,再从蓝转深,最终成为侗衣上那一抹厚重的民族色;也可以探访银饰作坊,看匠人一锤一錾,将龙凤、花草刻进银片,叮当声中尽是传承。在车江侗寨,年过七旬的歌师还在口传心授侗族大歌,孩子们一字一句跟着学,歌声穿过鼓楼,飘向梯田。
侗寨萨玛节 来源于视觉中国
在六盘水,彝族的羊毛擀毡、苗族的刺绣挑花、布依族的土布织锦……依然活在山民的生活中。盘州一带的彝族刺绣,以红、黄、黑为主色,图案多火焰、牛羊、日月,绣的是彝人对自然与祖先的崇拜;水城县的苗族蜡染,则以刀为笔、以蜡为墨,在布上绘出螺旋、龙鳞、蝴蝶妈妈等图腾,染出的蓝白之间,仿佛有山水在流动。
贵州街头蜡染坊 来源于视觉中国
山水:行走之间,皆是修行这一路,既是味觉之旅,也是自然之课。在榕江,你可以沿着都柳江漫步,看江水碧绿如带,两岸梯田层叠如画;也可以深入月亮山腹地,探访原始苗寨,听村民用古歌讲述迁徙的故事。
在六盘水,你可以登上海拔2900米的韭菜坪,看万亩野生韭菜花盛开成紫色海洋;也可以走进北盘江大峡谷,感受喀斯特地貌的险峻与瑰丽。
六盘水北盘江大峡谷 来源于视觉中国
你甚至可以追随一条古老的路线:从榕江的都柳江流域出发,一路向西,经苗岭、乌蒙山,直至六盘水的凉都峰林——这不仅是地理的跨越,更是从“文化秘境”走向“自然旷野”的心灵旅程。
六盘水韭菜坪风景区 来源于视觉中国
慢行双城,方知贵州深意榕江与六盘水,一南一北,一动一静,一热一凉,却同样有着贵州最真实的温度与厚度。
这一路的山水行走,早已超越了风景的范畴,成为一场心灵的修行。在榕江的都柳江畔,我们读懂流水的柔软与包容;在六盘水的乌蒙山巅,我们看见云海的崇高与开阔。从侗族大歌的天籁和声,到彝家火把的炽热奔放,不同的民族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与天地和谐共处的古老智慧。
侗族艺术图画 来源于视觉中国
最终我们发现,这片山川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清凉或热闹,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生活的答案:如何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安顿自我,如何在日常的烟火里守护传统。这是一场从舌尖到心灵的旅程,贵州的深意,就藏在这南北双城的回响之间——它提醒着我们:人生当如贵州山水,既有榕江般的热烈生长,也有六盘水般的沉静清凉。
贵州榕江村落风光 来源于视觉中国
编辑:铭笙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