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电动车厂的强势竞争与美国政府紧逼的关税压力,曾被誉为欧洲“经济支柱”汽车工业,如今风光不再,正面临多重挑战,包含市场萎缩、能源成本居高不下,以及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等困境。
在9日登场的欧洲规模最大汽车盛会、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共有116家参展企业来自中国,成为除了地主国德国之外,最大的参展阵营。开幕前夕,已有业界机构形容,这次车展将是中德两国在电动车领域争夺领导地位的一场重要战役。不过欧洲业界人士呼吁,应该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而非采取加剧对立的手段。
Euronews在8日以“崩溃还是挽救?欧洲车企寄望欧盟救赎”为题的报道中指出,尽管欧盟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扶持电池产业的计划,但电动车在欧洲的推广依然受到许多因素的掣肘,其中最主要的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相关政策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这些障碍严重阻碍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当前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占率停滞在约15%。
欧盟工业事务专员Stéphane Séjourné数月前直言,欧洲汽车产业正处于“致命危险”之中,并严正警告,“存在一种风险,那就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版图可能不会再把欧洲列入重心”。
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表示,欧洲汽车业在面临巨大压力之际,除了必须快速适应新环境,还要提升工业韧性,以应对中国的竞争。但是有更多专家主张,应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CAR)主任、经济学家Ferdinand Dudenhöffer指出,如果汽车行业陷入困境并走向衰退,未来数年欧洲的整体经济前景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我们需要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非疏远彼此。不与中国人合作是愚蠢的,他们手握所有王牌”。
事实上,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深耕已显现切实成效。市场研究公司Escalent的调查报告显示,47%的欧洲潜在购车者已将中国汽车纳入考虑范围,这一比例较去年的31%实现大幅成长。
另外,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导,在去年宣布将大幅削减德国工厂的员工和产能之后,德国福斯汽车的高层主管在本周于慕尼黑举行的车展上表示,“我们在欧洲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这一地位,” 福斯汽车乘用车品牌的执行长谢佛(Thomas Schäfer)如此说道。
目前,福斯汽车正努力应对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下滑,以及来自于比亚迪等其他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对手的崛起。谢佛认为,福斯全新的系列车型“极具竞争力”,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军欧洲市场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不过,《金融时报》也注意到,在本周表达出信心满满的并非只有德国人。中国车企比亚迪表示,西方的竞争对手仍然没有追赶上其电动汽车的技术。“即使一些品牌正在迎头赶上,我认为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比亚迪负责国际扩张业务的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
澳门电召的士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