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3日电】近期,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热情持续升温,8月中国股票(在岸、离岸合计)录得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净买入。与此前通过ADR(美国存托凭证)等离岸渠道不同,本轮外资流入更加直接,逐渐向在岸市场延伸。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回流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近期稳经济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科技成长、高股息资产和高端制造成为外资重点布局方向,北向资金通过ETF的参与度显著提升。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进入9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上行,成交额维持高位。
外资近期流入规模创下阶段新高。高盛Prime Services9月5日统计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股票(在岸、离岸合计)录得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净买入;高盛Prime账户对中国资产的总配置环比上升76个基点,至6.4%,创近两年新高;净配置则增加173个基点,升至8.6%。
亚洲投资者同样表现积极。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今年以来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A股、港股合计)的交易额已达64.78亿美元,持仓总额达到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五成。
同时,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意愿仍在提升。近期,摩根士丹利在美国路演时发现,超过9成的受访美国投资者明确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敞口,这一比例创下2021年初以来新高。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王滢分析,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回升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在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使得全球资产配置难以回避中国市场;二是近来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释放出培育资本市场的信号;三是市场流动性状况显著改善,有望支撑更持久的涨势;四是在全球资产投资组合中,投资者对除美国以外的资产配置需求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