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9月21日电】(奚天麒)23岁的香港青年林颖彤常常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有一个很大的厨房,可以自己煮饭,交通便利,位于核心地段。」她说,还希望有一个视野开阔的窗景,「香港的景色很漂亮」。
两年前,因家中私人空间不足,林颖彤申请搬入位于香港荃湾西如心酒店的青年宿舍。「这里租金性价比很高,让我能存钱为实现购房梦想做准备。」
在香港这座高密度、高房价的国际都市,拥有一方自己的天地,是许多年轻人深埋心底的愿望。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22年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到,扩大「青年宿舍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租用合适的酒店和旅馆并转为青年宿舍用途。如今,青年宿舍在全港各区逐步落地,成为年轻人积累能量、走向未来的「铠甲」。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25岁的钟启帆和林颖彤住在同一栋青年宿舍,他已在此生活两年多。
「我从小在公屋长大,家里人多空间小。」钟启帆坦言,选择搬出来既是需要更多私人空间,也是看中这里相对实惠的租金和丰富的社区活动。
为使青年积累储蓄、实现个人发展目标,香港特区政府规定青年宿舍的租金水平不超过邻近地区面积相若单位市值租金的六成,租期首次至少两年,总租期不超过五年。申请者需为18岁至30岁的香港永久居民,不得在港拥有任何住宅物业,月入不得超过29200港元、总资产不超过404000港元。以荃湾西如心酒店的青年宿舍为例,每个宿位月租4970港元起,包含水、电及宽带上网费用。
这间青年宿舍的负责机构香港菁英会主席黄进达介绍,该计划不仅解决住宿问题,还安排不同的职业工作坊、文化交流和社区体验活动。2023年7月启动以来,已收到超过1400份申请,入住率约80%。
刚步入社会的林颖彤最关心安全问题。「这里让我很安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前台帮忙,对刚开始独立的女生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她说。
她感慨,对香港年轻人而言,青年宿舍正是人生起步阶段的「铠甲」——它或许不华丽,却能在人生关键阶段提供庇护与支持,助力青年走得更稳、更远。
令钟启帆意想不到的是,青年宿舍远不止是一个栖身之所。
「这里简直是一个人才宝库!」钟启帆兴奋地说,作为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他曾在一次宿舍聚会中结识了一位主修人工智能的年轻人,恰好解决了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
「青年宿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钟启帆说,他的室友是一家大企业的管培生,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他们可能永远没有交集。「每月5000港元,你不仅能拥有独立空间,还可能结识未来各行各业的精英。」
在这里,林颖彤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根据规定,青年租户需要每年完成不少于200小时的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林颖彤主动请缨,在宿舍里办起了绘画兴趣班。「每周我们都可以与‘宿生’见面谈心,这很有意义。」她说。
「我们平时也组织宿舍学生前往内地参访,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发展脉搏,在粤港澳大湾区寻找多元发展机遇。」黄进达说。
对于未来,钟启帆有清晰的规划:「作为香港年轻人,我们应该借助宿舍举办的活动加强与内地交流,推进深度的商业合作和认知分享。」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表示,截至今年9月,在「青年宿舍计划」下推出的青年宿舍已有8间、提供逾3700个宿位,另有3间青年宿舍将在2026年起陆续落成,分别位于佐敦、旺角等热闹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