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5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谭畅)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25日联合发布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路线图》),透过促进需求、流动性及创新,推进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策略性定位。
《路线图》概述证监会和金管局未来工作的总体方向,包括巩固现有优势和抓住人民币国际化与数码化趋势带来的新机遇,并围绕4大支柱提出10项措施,包括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及新一代基建。
为促进一级市场的发行,重点措施方面,金管局会通过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各项债券发行计划,为市场提供基准和引领创新,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债券发行人。证监会和金管局亦会与国家财政部紧密合作,透过离岸中国国债的发行,致力推动市场为本的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的发展。
金管局指,为促进中国内地投资者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香港债券市场,工作重点仍是完善「债券通」(南向通),相关措施有助为香港市场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吸引更多债券发行人,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和高效的风险与流动性管理方面,证监会一直与港交所紧密合作,降低经由场外结算公司进行中央结算的抵押品成本,及扩大可进行中央结算的产品种类。证监会将落实推行场外衍生工具制度,亦将就于香港设立回购交易的中央对手方结算系统展开可行性研究,以增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第三支柱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相关业务将继续扩大,人民币债券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亦会拓宽;以及完善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提供新工具。证监会正与港交所和内地紧密合作,在香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金管局将与人民银行合作推出跨境回购业务,亦将联同证监会,扩阔人民币计价产品在香港的覆盖范围。
第四支柱方面,香港会开发面向未来的固定收益及货币基建,金管局将联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进一步整合数码债券的发行和支付基建,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料明年公布详情。
证监会还将助力香港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涵盖债券、外汇和回购,亦会通过持牌交易商和平台,扩大代币化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的市场准入。
为进一步促进与市场参与者探讨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两家监管机构亦于25日举办「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2025」。论坛汇聚香港和内地高级政府官员、监管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及主要金融机构管理层,就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的机遇、挑战和新趋势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