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颱風“樺加沙”影響下,台灣花蓮日前遭受暴雨襲擊,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溢堤,導致下游城鎮陷入洪災。台“行政院長”卓榮泰勘災時與中國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多次爭吵,二人就災害究責產生強烈分歧。對此,台灣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洪災是台當局造就的一場“人禍”。
(香港新聞網製圖)
據報道,卓榮泰24日前往勘災,批評當地撤離工作存在瑕疵,傅崐萁則強調堰塞湖是台農業部門負責。傅崐萁隨後又批評行政部門對堰塞湖溢流時間預估失誤,且農業部門曾稱“沒有立即危險”。卓榮泰數次試圖制止傅崐萁發言無果後,強調稱“討論沒意義,要講到立法機構講”,隨即率領行政機構官員離開。
對於災害究責問題,台前“立委”郭正亮在一檔政論節目中指出,當地政府早就知道堰塞湖存在危險,所以不斷聯絡當局相關單位反映情況。至於評估堰塞湖什麼時候會崩,“講白了,花蓮縣政府沒有這個能力,一定是相關專業單位”,因為這種事牽涉到技術問題,“地方都是執行而已”,頂多就是通知民眾盡快移出、找地方安置。
郭正亮續指,早在丹娜絲颱風後堰塞湖就成型了,而當地民眾就住在那裡,不可能只因一種不確定狀況就叫五六千居民全部撤出、都不能回家,所以當地政府一直在等當局評估和告知。
台灣氣象專家戴立綱認為,此次洪災完全是台當局造就的一場“絕對的人禍”。
戴立綱分析,這種自然形成的堰塞湖本就隨時有可能崩塌,隨著堰塞湖水位不斷增高、直至超過了壩體的承載極限,就發生了決堤。在此之前,主管全台河川的经济部門“水利署”並未及時整治河道;负责林地、山坡地堰塞湖处理的农业部門水土保持局,除了開會通報外並未做什麼實事;負責森林生態保育工作的“林保署”也沒有處理坍塌在堰塞湖的樹木植被。更重要的是,當河道淤泥堆積、可能出現環境問題之際,環境部門也隱身了。
“大家都不當作一回事,經濟部門、農業部門、環境部門,這3個重要的單位都裝作沒事,這就造成今天的結果。”戴立綱說。
藍委牛煦庭亦在一檔政論節目中批評,當在野黨要求民進黨當局用工程手段解決堰塞湖問題時,當局堅稱沒有溢流風險,真的發生溢流後,民進黨當局又反過來責怪地方政府疏散不力,“所有事情都泛政治化,就變成沒有人在解決問題”。
此外,民進黨黨內群組還討論稱,計劃通過媒體、第三方釋放出針對花蓮縣政府“具殺傷力的消息”,以利本黨人士“接力反擊”。“這就是執政黨現在正在做的事。”牛煦庭指出,災區的災民現在擔心的,或是短期內會否再面對溢流及其他未知風險,以及從長期來看,堰塞湖還將繼續存在,其解決方案到底在哪裡。而對於民眾正在關心的事情,民進黨當局“顯然並沒有很用心”。
台灣“聯合新聞網”24日文章指出,台灣民眾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當局對自然災害的應對究竟在哪,唯一知道的就是民進黨當局推諉卸責的功力“無與倫比”。
文章稱,民進黨此舉無非就是極力塑造在野黨執政的地方政府失職失責的印象,而目的則在掩蓋當局束手無策的窘態。
极易付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