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國國會參議院否決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進入“停擺”。受政府“關門”影響,約75萬名聯邦僱員被迫停薪休假,多項公共服務陷入停滯。事件亦引發台灣輿論廣泛關注,有學者警示,這反映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更提醒台灣“美國並非是永遠穩定的支撐點”。
(香港新聞網製圖)
美國政府“關門風波”的核心矛盾在於民主黨人批評共和黨方面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忽視醫保優先事項,提出民主黨版本的撥款方案,將使政府維持運轉至10月31日。該方案包括延長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補貼,撤銷“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中對醫療補助的其他限制等。但是,共和黨方面拒絕就此妥協。
台灣旅美學者翁履中1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美政府關門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因為兩黨僵局背後各自都有不想退讓的理由。共和黨內的特朗普團隊認為,從上任以來已有很多政策順利推動,手上籌碼足夠,可以賭這一局逼對手讓步;而民主黨則覺得退無可退,如果不咬緊牙關,讓選民看到政府停擺是特朗普的責任,民主黨在接下來的政治戰場上將很難翻身。
翁履中指出,事件背後並非單純的預算問題,而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賭局”。但問題是,受苦的卻不是政治人物,而是數十萬名聯邦員工與依賴政府服務的民眾,例如運輸安全管理人員被迫在無薪情況下工作,科研計劃中斷,甚至國家公園的基本維護都無人處理。他直言,“這樣的情況如果拖延,會一點一滴侵蝕美國民眾對政府運作的信心。”
事實上,美國聯邦政府因兩黨政治博弈而“關門”的情況並不少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已上演20多次。上一次也是歷時最長的一次“關門”就發生在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
翁履中回顧,根據上一次的經驗,短期內股市可能會出現下跌,但是等到雙方達成協議、政府重新開門時,市場又會迅速反彈。“政府關門既是政治風險,也同時是一種市場結構性的周期。”他分析,這反映了美國政治的不確定性如何被金融市場迅速內化,並被少數有準確資訊判斷力的投資人轉化為獲利空間,這是特朗普時代政治現實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此前上演的關門戲碼,分析認為,今年的情形顯得更為不妙。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在一檔政論節目中指出,以前發生政府關門,員工在事件平息後仍可以回到崗位工作,而這一次特朗普曾揚言要“重塑政府”,根本就是要藉此機會將一些政敵解決掉。他更猜測,特朗普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將關稅政策引發的經濟問題“甩鍋”到政府關門一事上。因此,在特朗普的刻意主導下,此次美政府關門危機不知將會如何發展、到何時才能平息。
翁履中亦指出,這一次特朗普政府推動大規模裁員、縮編,甚至挑戰國會的撥款權,這已不只是財政之爭,而是行政與立法部門權力鬥爭的延伸,帶來新的制度性不確定。
翁履中強調,對外界尤其是台灣而言,此次美政府關門是一個清晰提醒,即“美國並非是永遠穩定的支撐點”。台當局一度將美國視為“可依賴的大國”,然而美國內部存在掣肘與風險,若政治鬥爭持續升溫,其對外政策亦可能搖擺,甚至陷入自顧不暇。“理解這個現實,是讓台灣更清醒,依賴大國之前,至少必須先判斷大國是否真的有餘力伸出援手。”翁履中警示道。
此次美國政府關門的影響或將擴散至全球,其中亦包含台灣。
台美半導體產業關稅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而美政府目前關門,且很多政府員工或面臨被開除的風險,台灣談判對口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署或受到衝擊,因此島內有人憂心,美國國內政治情勢發展恐讓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再添變數。
此外,美國在台協會(AIT)1日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由於撥款問題未決,社群帳號在辦公全面恢復之前將不會定期更新,僅會發布緊急安全資訊。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