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十月三日电】(钱晨菲吴怡欣)国庆假期,异宠咖啡馆人气旺。在杭州一家鸟类咖啡馆内,「九零后」顾客王晓华享受著被色彩斑斓的鹦鹉环绕的时刻──几只鹦鹉或停在她手心啄食、或立在肩头梳理羽毛,这份体验让她感到「非常治愈」。
「平时工作太忙,没精力自己养宠物,在这里点杯咖啡就能亲近这些活泼的小鸟,压力一下子就释放了。」王晓华近日对中新社表示,她是通过社交平台发现这家特色咖啡馆,专程来打卡体验。
近年来,咖啡馆赛道刮起「异宠风」。以浙江杭州为例,不同于常见的猫咖、狗咖,一批以鹦鹉、浣熊、树懒等为「主角」的异宠咖啡馆陆续亮相,凭借「小众互动+休闲消费」的组合,成为年轻群体热衷的打卡地。
鸟类咖啡馆店主唐丹是资深异宠爱好者,开店前已饲养鹦鹉多年。「想把兴趣变成事业」的想法,让她专程赴广东学习异宠咖啡馆运营经验,最终在杭州开店。如今,店内客流量稳定,节假日最高营业额能达五千元(人民币,下同),客群以年轻人为主。
另一位店主毕月的选择,则更偏向「市场需求导向」。调研南京、上海等地后,她便萌生了「浣熊+咖啡」的创意。
「现在咖啡馆竞争太激烈,没有特色留不住客人。」毕月直言,浣熊就是自家咖啡馆的核心竞争力。店内从墙壁装饰到杯具设计,都融入了浣熊元素;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只需点一杯咖啡,就能与平时难得一见的浣熊互动。
异宠咖啡馆的兴起是宠物消费市场变化的缩影。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异宠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异宠诊疗专家张拥军表示,近五年在诊疗工作中,他明显感受到异宠饲养人群的增长趋势。
由全国伴侣动物(宠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指导、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发布的《二0二五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二0二四年中国国内异宠饲养人数持续增长,已增至约一千七百零七万人,其中以「九五后」为主力人群,市场规模已接近百亿元。
「异宠咖啡馆的模式,其实是供需两端的精准匹配。」张拥军分析,对消费者而言,它满足了对「新奇体验」的追求,不用自己养也能近距离接触异宠;对经营者而言,它是打造差异化、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张拥军认为,尽管异宠咖啡馆眼下热度颇高,但要实现长远发展,经营者需破三重关:其一,进行环境丰容,模拟异宠的原生环境,避免因环境不适影响其健康;其二,开展专业的异宠社会化训练,降低其应激反应,让互动更安全;其三,主动向消费者普及科学互动方法,既要让顾客玩得开心,也要保护异宠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