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生局昨日舉行《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新聞發佈會,公佈本澳2023年癌症新發個案共2,445宗,當中女性佔過半,發病首3位分別是肺癌、乳癌和大腸癌;而2023年癌症死亡個案874宗,當中男性佔61%,死亡個案前3位是肺癌、大腸癌和肝癌。總體上,本澳癌症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黑沙環衛生中心主任曹美芳、仁伯爵綜合醫院腫瘤科代主任彭向紅、社區醫療家庭醫學主治醫生李秀君出席了新聞發佈會。
羅奕龍表示,衛生局自2002年建立澳門癌症登記系統並每年發佈《澳門癌症登記年報》,透過持續監測與分析,逐步完善癌症監測體系,為檢視癌症防治成效、規劃未來政策提供重要依據。《澳門癌症登記年報2023》數據顯示,2023年本澳每10萬人口全部癌症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是238,標準化死亡率是85。在此癌症監測體系的基礎上,衛生局一直秉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宗旨,科學地推動癌症「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治」三方面的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澳整體癌症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癌症的五年相對生存率由十年前的59%上升至62%,位於世界前列水平。
羅奕龍又提到,本澳逾9成女童於15歲前完成兩劑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子宮頸癌近10年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顯著下降約30%,全澳約3分2婦女在35歲前完成子宮頸癌篩查。當局今年(2025年)7月起亦下調大腸癌篩查年齡,現時每月參與大腸癌篩查人數較今年年初大幅增加近5倍。他表示,當局會為人口老齡化、居民生活方式改變而造成的癌症發病率上升做好準備;並持續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擴大篩查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全面推動癌症防治水平不斷提升。
在早期預防方面,積極推動「癌症預防相關疫苗」的接種工作,包括已證實可有效預防肝癌的乙型肝炎疫苗,以及可預防子宮頸癌的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並致力維持高接種率。近三年來,1歲以下幼兒的乙型肝炎疫苗第三劑接種率超過97%,15歲前完成兩劑子宮頸癌疫苗接種的女童比率亦逾90%,此覆蓋率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設定於2030年實現的全球子宮頸癌防治目標。
在早期發現方面,以子宮頸癌篩查為例,篩查服務推行將近40年,期間拓展至非政府醫療機構,增加非辦公時間服務,以及在「一戶通」內增加提示功能,逐步提升服務便利性,並擴大覆蓋面,再配合預防子宮頸癌疫苗接種計劃,使近十年澳門子宮頸癌的發病和死亡均顯著下降達30%。大腸癌篩查方面,今年7月起將參與年齡由55歲下調至50歲,結合篩查流程優化、「一戶通」推送提示、以及醫護人員主動安排等措施,篩查覆蓋率大幅提升。現時每月參與大腸癌篩查人數較今年年初大幅增加接近五倍。
在早期診治方面,特區政府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通過仁伯爵綜合醫院、協和澳門醫學中心和鏡湖醫院的協作,不斷引進國際先進的治療技術,爲居民提供免費的綜合治療。
編輯:銘笙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