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狂拋1300億美元,全球投資者正在撤離美國國債?
香港新聞網 10-10 130649

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編輯 馬華)近期,國際金價飆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以上的歷史高位,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而在這一耀眼漲勢背後,另一項數據同樣牽動人心。據彭博社報道,由紐約聯儲代為託管的全球央行美國國債持倉規模,已跌至2012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短短兩個月內減少約1300億美元,引發外界對美元資產吸引力的新一輪質疑。

圖為美元紙幣。新華社資料圖

數據顯示,截至近期,紐約聯儲代外國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總值為2.78萬億美元,為十餘年來的最低水平。

這一“實時”託管數據因其每周發佈頻率,被視為觀測跨境央行資金流向的重要風向標。其快速下滑,引發了市場對外國投資者是否正在加速遠離美元資產的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半以來,紐約聯儲託管美債規模的峰值出現在今年3月至4月,達到2.95萬億美元,恰逢特朗普政府“解放日”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劇烈震蕩。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就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發表講話。新華社資料圖

此後,該數據持續回落,暗示外國央行對美債的興趣自那時起有所降溫。

據報道,美國標準銀行G10貨幣策略主管Steve Barrow指出,託管數據下降的速度與時機值得警惕。歷史上,這類減持多發生在美元走強階段,各國央行拋售美債以籌措資金干預匯市。

然而,此次下跌卻伴隨著美元的顯著疲軟,可能意味著“近幾個月來,海外央行對美債市場乃至美元的青睞程度已有所下降”。

儘管摩根大通等機構分析指出,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出現大規模資金撤離美債,但市場對“去美元化”的討論再度升溫,部分新興市場央行已開始調整儲備結構,將更多資產轉向黃金等非美元資產,這一趨勢值得長期關注。

圖為位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旁的華爾街路牌。新華社資料圖

尤其是在金價屢創新高、美國政府停擺持續、財政前景不明等多重因素交織下,美元資產的“避風港”地位是否正在動搖,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經濟前景也蒙上陰影。美國通脹指數近期重新升溫,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九天,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再次降息的預期升溫,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元資產短期下行壓力。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坦言儘管當前美國GDP增長強勁,但未來仍有可能陷入衰退。

城堡投資創始人肯·格里芬警告稱,美國財政與貨幣政策製造了“高糖效應”,掩蓋了通脹與美元疲軟的深層風險。黃金今年飆升超50%,正是投資者悄然對衝美國主權風險的體現。

若美國財政健康狀況持續惡化、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全球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耐心或許將面臨更嚴峻考驗。(完)

編輯:銘笙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