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月十二日电】(作者范宇斌)从碧海蓝天到森林草地,从山川溪流到美丽乡村,随著秋意渐浓,中国各地民众热衷于到户外「扎寨」,与秋天来一个亲密接触。
当微风拂过草坪,一顶顶帐篷与蓝天相映,秋日的上海世纪公园,搭帐篷露营正悄然成为城市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日前举办的第二届花木露营节期间,上海市民在这片城市「绿肺」中拥抱自然、放松身心。主办方设置「花点时间.动一动」活力营地,吸引民众在草坪「躺平」之余,也能感受运动的乐趣。
在享受这份惬意时,「文明」二字成为露营的标配。在露营节文明露营宣传摊位上,特设「垃圾分类」与「露营找茬挑战」,一张张小卡片上印制了露营中常见的零食袋、牛奶盒、果皮等垃圾;一幅幅图片揭露了不文明的露营场景,如乱扔垃圾、采摘花草、音响音量过大等。
都市露营不仅亲近大自然,也能以一种即兴、有趣的方式体验城市。今年九月举行的第二届外滩建筑节以「上海野餐」为主题,主办方支起绿色帐篷,邀请路过的民众来吃吃上海刨冰、看看建筑,享受片刻怡然。
近期,上海不少公园不再将宠物、帐篷等拒之门外。例如,上海和平公园新增一片帐篷区「躺坪」,于双休日、节假日开放。「我每天遛狗,看到公园最近竖起『宠物友好』的牌子,我就带著宠物前来体验『露营式躺平』。」上海「零零后」青年陈欣欣说。
随著「短途游」「奔县游」的兴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还将露营足迹延伸至城市周边。
不久前,上海「九五后」青年林伟杰与旅游搭子相约前往浙江仙居公盂村徒步。「公盂村四面奇峰环绕,村庄被山峰围成了一个小小的盆地,在这样的环境里露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夜晚,躺在帐篷里睁眼便可看到绝美的星空。」林伟杰说,金黄色的稻田即将迎来秋收,清晨的雾气从山谷中冉冉升起,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
露营火热的背后,展现出年轻人追求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渴望以更自由、灵活和具有性价比的方式体验生活。
中国露营行业市场规模逐年稳步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二0二四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二千一百三十九点七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二0二五年将突破二千五百亿元,二0三0年更有望增至四千八百七十九点八亿元。
上海市官方近日发布《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郊野公园、存量建设用地、环城生态公园带、主题公园和开放休闲林地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提供露营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露营更加注重多样化体验,成为不少人追求自由和亲近自然的理想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城市露营、山地露营还是河谷露营,都存在安全与环境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露营行业的规范与标准,引导其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