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耶路撒冷十月十九日电】(记者陈君清 王卓伦)《以色列时报》十九日报道称,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以军部队当天遭到袭击,以军随后对该地区发动了空袭。
报道说,以国防军尚未对此发表声明。
连日来,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协议脆弱性突显。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拉法口岸应于十五日重新开放。但以色列政府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持续关闭该口岸。
【香港中通社十月十九日电】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围绕「人质遗体归还」及「拉法口岸重开」的对峙持续升级。以色列以「哈马斯未归还全部人质遗体」为由,拒绝重开接壤加沙与埃及的拉法口岸;哈马斯则反控以军在加沙射杀平民,酿成十一人死亡惨案。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十八日明确表示,在哈马斯「完全归还所有人质遗体」前,拉法口岸将维持封锁状态。该口岸自去年五月起由以军控制,是以色列向加沙输送救援物资的主要通道。内塔尼亚胡称:「哈马斯必须先履行基本人道责任,否则我们不会重开生命线。」
哈马斯则指控以军十七日晚间在加沙向一辆「可疑车辆」开枪,导致车内十一人死亡,其中包括妇孺,且全为同一家庭成员。以军反驳,称该巴士「越过以方控制区并构成威胁」,行动属「自卫」。双方各执一词,加剧地区紧张。
另一方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数百名民众十八日走上街头示威,举牌要求哈马斯「尽快归还遇害人质遗体」,部份激进者高呼「不接收遗体,决不罢休」。
美国国务院发声明称,有「可靠报告」显示哈马斯可能违反停火协议袭击巴勒斯坦平民,警告哈马斯「若继续施袭,美方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加沙民众」。联合国副秘书长弗莱彻正在加沙访问,他形容当地「大部份土地毁于战火,满目疮痍」,并坦言联合国救援小组执行六十日援助计划「面临艰巨挑战」。
加沙目前约二百三十万人口中,超百分之八十依赖人道援助,拉法口岸封锁直接导致粮食、药品短缺加剧。
内塔尼亚胡称明年寻求连任 哈马斯再移交两具被扣押人员遗体
【新华社耶路撒冷十月十八日电】(记者陈君清 冯国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十八日在以色列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他将参加定于二0二六年十一月举行的以色列大选,寻求连任。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内塔尼亚胡在当晚的电视节目中被问及预计参选是否会获胜时,他给予肯定回答。
在谈及加沙地带冲突时,他表示,冲突将在停火协议所有条款得到实施后「彻底结束」。他强调,只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实现非军事化之后,战事才会结束。
另据以色列多家媒体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十八日早些时候在加沙地带南部从哈马斯手中收到两具装殓有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的棺木,随后移交给以军部队。两具遗体将被送往特拉维夫市一家法医研究所进行身份鉴定。
截至目前,哈马斯共向以方移交十三具遗体。此前,以方称其中一具遗体并非以方被扣押人员。根据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与哈马斯十三日开始人员交换。哈马斯当天分两批释放共二十名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近二千名巴勒斯坦囚犯和在押人员。
以色列政府十四日以哈马斯未能按时移交所有被扣押人员遗体为由,决定暂停重新开放对于运送援助物资至关重要的拉法口岸。拉法口岸至今仍被关闭。以总理办公室十八日发表声明称,拉法口岸是否重新开放取决于哈马斯能否移交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
哈马斯近日重申,仍致力于履行停火协议,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移交所有遗体,缘由是一些遗体被埋在遭以军摧毁的地道里,以及遭以军轰炸建筑的废墟中。要找到这些遗体,以方必须允许重型机械和挖掘设备进入加沙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