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社会各界八宝山送别杨振宁
华侨报 3小时前 43067

 【中新社北京十月廿四日电】(曾玥、孔令佑、程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廿四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前往送别。

 当天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礼堂上方悬挂著黑底白字横幅,上书「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横幅下方正中是先生的遗像。杨振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遗体前摆放著其夫人翁帆等家人敬献的心形花篮,花篮的缎带上写著「我们永远怀念您」。

 上午八时许,天气阴沉、寒风冷冽,礼堂外已排起长队。人们胸前戴著白菊,缓步走进礼堂,向先生的遗体鞠躬。前来送别的,有杨振宁生前的友人、同事、学生,也有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和老者。

 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创始人、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汤家豪向中新社记者回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的十多年内,杨振宁每年有近三个月的时间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其间二人结识。此后,汤家豪受杨振宁之邀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基金会董事,多年来经常赴京交流。

 思维清晰、眼光敏锐、性情随和是汤家豪对杨振宁最深的印象。「他为人高尚,是一个真正的君子。」说话间,这位白发老人已泪湿眼眶。

 二十世纪三时年代,杨振宁在北平崇德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念书时,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同为崇德中学校友的北京市民胡明专程赶到八宝山送杨振宁最后一程。

 年至耄耋的胡明感慨,杨先生晚年在清华大学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课程,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实在难得。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研究生陈多雨带著女儿前来缅怀。他认为,为杨振宁先生送行对女儿来说是「生动一课」。「杨振宁先生所展现的卓越原创科学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杨振宁常将自己的人生比作「一个圆」。他生前喜爱并亲自翻译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诗,其中一句是:「我的起点,就是我的终点;我的终点,就是我的起点。」

 而在陈多雨看来,杨振宁先生留下的丰厚思想仍待后人深入挖掘。「今日我们在此送别杨先生,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更深刻的开始。」◇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