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石榴餐厅》带火乌鲁木齐旅游现象剖析
今年秋天,乌鲁木齐的街头巷尾多了不少拖着行李箱找 "石榴巷" 的游客。10 月底央视开播的《红石榴餐厅》就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剧中美院毕业生明亮和好友古丽娜尔经营餐厅的故事,把新疆的烟火气装进每个镜头 —— 阿依夏妈妈熬抓饭时咕嘟冒泡的锅,院子里挂着红灯笼的石榴树,还有角色们走街串巷时闪过的雪山背景,都让观众按捺不住订机票的手。

最绝的是剧组没开滤镜。黄萝卜抓饭里油亮的米粒、大巴扎里晃眼的艾德莱斯绸、南湖广场傍晚的金色阳光,全是乌鲁木齐最真实的样子。黑龙江游客刘海萌看完两集就骑电动车直奔拍摄地,"剧里说的都是家常话,场景就像我邻居家,这种亲切感骗不了人"。数据最有说服力:11 月 1 日餐厅正式营业当天,就有 20000 多人来打卡,周末排号能到 800 桌,连周边公交站台都多了三成客流。
水磨沟区反应很快,直接把临时搭建的摄影棚改成了真餐厅。施工队加班焊钢梁、接天然气,连摄影轨道都改成了传菜通道。现在走进去,剧里的老皮沙发、墙上的毛毯画、院子里那棵石榴树都还在,服务员穿着剧中同款围裙,恍惚间真以为阿依夏妈妈要从柜台后探出头来。这种 "剧情照进现实" 的体验,让打卡变成了一场沉浸式追剧。

文化传播与旅游经济的联动效应
这部剧最聪明的地方,是把新疆的 "好" 藏在故事里。没有刻意喊口号,而是通过一盘抓饭、一次谈心、一场街头歌舞,让观众自己发现 —— 原来新疆的年轻人也在为梦想打拼,原来这里的夜市能热闹到深夜,原来不同民族的邻居会互相送馕。这种自然融入生活场景的传播方式,比直白的宣传更有感染力。
黄萝卜就是个典型例子。剧里男主用橘色胡萝卜做抓饭被怼 "你请的是客人还是仇人",这段剧情直接让 "黄中黄" 萝卜成了网红。昌吉老龙河农场的农民现在接订单接到手软,收购价从 1 块 8 涨到 3 块 2,他们开玩笑说 "央视比化肥还管用"。餐厅试营业时每天限量 200 份抓饭,黄萝卜得从昌吉直送,去晚了真吃不上。
更妙的是 "石榴籽" 这个隐喻。剧中各族朋友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现实里游客也跟着学。餐厅现在每天给环卫工留 20 份免费抓饭,有游客看到了,主动多买一份留给需要的人。这种善意的流动,让旅游不只是拍照打卡,多了点温暖的人情味。
《红石榴餐厅》打卡攻略
红石榴餐厅介绍
餐厅藏在水磨沟区温泉西路北三巷,门口 "石榴巷" 的导视牌特别显眼。推开木门就是剧中场景:墙上挂着阿依夏和食客的合影,靠窗的位置能看见阳光洒在桌布上,后院那棵石榴树虽然叶子落了,枝头还挂着红彤彤的果子。最有意思的是吧台,剧里明亮画画的画板还靠在墙角,旁边摆着几个道具馕,很多人专门站在这里模仿剧中姿势拍照。
现在餐厅分了两块区域:前半部分是复刻的剧中场景,后半部分改成了新厨房。服务员穿着剧中同款围裙,恍惚间真以为阿依夏妈妈要从柜台后探出头来。这种 "剧情照进现实" 的体验,让打卡变成了一场沉浸式追剧。
前往路线指南
公共交通:可乘坐 104 路、34 路等公交线路至第一济困医院站,下车后步行约五分钟即可看到巷口的导视牌。也可选择 BRT5 号线到水磨沟公园站,穿过七坊街的画廊区前往,顺路还能欣赏艺术作品。
自驾 / 打车:导航直接搜索 "红石榴餐厅" 即可,巷口新规划了 30 个停车位。不过周末建议早到,11 点开门前就有人开始排队,晚到可能需要停到较远的地方。
本地特色路线:从七坊街创意园穿行是更具本地特色的路线,沿途有售卖手工酸奶和烤包子的小店,买个烤包子边吃边逛,感受地道的乌鲁木齐生活气息。

美食推荐
必点阿依夏抓饭:每天 13 点开锅,卖完即止。选用昌吉直送的 "黄中黄" 萝卜,甜润如蜜饯,羊油浸润的米粒油亮剔透,肉质扎实,58 元就能让人吃得满足。记得搭配店里的皮辣红,解腻又提味。
特色搭配:抓饭配砖茶是经典组合,茶中加入两块方糖,喝起来带有独特的焦糖香。如果赶上刚出炉的馕,掰一块泡在肉汤里,香气四溢。
其他推荐:过油肉拌面的面条是手工拉制,筋道弹牙;皮辣红是洋葱、辣椒、西红柿凉拌而成,简单却爽口;人多时可点烤包子拼盘,羊肉馅和牛肉馅都值得一试。
周边游玩
七坊街本身就是个文化艺术聚集地。从餐厅出来左转,几百米内有十多家画廊和手作店。"疆之绣" 的老板娘会现场展示艾德莱斯绸刺绣技艺,"木与石" 工作室可体验土陶制作,还有家手工肥皂小店,石榴味香皂洗完手香气持久。
往里走就是水磨沟公园,秋天的水杉林红似火焰。当地人常来这里晨练,中午在茶馆喝奶茶,下午在河边晒太阳。从餐厅步行 15 分钟即可到达,逛累了在公园长椅上小憩,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感受乌鲁木齐的慢生活节奏。
其他取景地打卡攻略
南湖市民广场
剧中明亮和阿依夏谈心的湖边,现已成为情侣们的打卡热门地。下午三四点阳光最佳,湖面波光粼粼,能看见远处雪山的倒影。广场上常有老人放风筝,孩子们追逐泡泡,卖烤红薯的推车冒着热气,充满生活气息。
傍晚时分尤其美丽,路灯亮起时,湖水泛着暖黄色光芒,情侣们沿湖散步,影子被拉得很长。曾见到一对老夫妻,老爷爷给老奶奶拍照时念叨 "就像剧里那样笑,对咯",温馨画面胜似剧情。
乌鲁木齐大剧院建筑景观
乌鲁木齐大剧院外观设计独特,宛如一朵盛开的雪莲,夜晚灯光亮起时,花瓣状的屋顶尤为美丽。内部声学设计出色,观看演出时音效极佳。虽然剧中仅拍摄了远景,但现实中周边还有美术馆和博物馆,值得花一天时间游览。
拍照推荐正面台阶位置,能将整个 "雪莲花" 造型完整摄入镜头。下午四点左右,阳光斜照使建筑边缘呈现金边,是摄影爱好者钟爱的拍摄时段。
新疆国际大巴扎风情体验
剧中玛依拉带阿依夏逛街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新疆生活风情的缩影。门口的观光塔值得一登,可俯瞰整个大巴扎全景,红顶白墙的建筑错落有致,如同积木般可爱。内部,葡萄干摊位提供多种试吃,乐器店里有人弹奏都塔尔,现烤馕坑肉香气扑鼻。
记得品尝手工冰淇淋,奶味浓郁,撒上开心果碎,边走边吃十分惬意。这里能听到多种语言交流,卖丝巾的阿姨会用汉语、维吾尔语、俄语打招呼,这种多元包容的氛围是最珍贵的体验。
雅玛里克山森林公园观景台
剧中明亮表白的雅玛里克山森林公园观景台,视野开阔。登上 108 级台阶,整个乌鲁木齐城景尽收眼底 —— 高楼大厦、红山塔、远处雪山,天气晴朗时甚至能望见博格达峰。下午五点左右前来,夕阳为城市镀上金边,让人有告白的冲动。
山路平缓易走,沿途有售卖哈萨克族奶疙瘩的小摊,风味独特。山顶设有长椅,许多本地人带着馕和茶水来此野餐,聊天观景,享受悠闲午后。
现在去乌鲁木齐,不少游客手持 "石榴籽美食护照",集齐 8 个章可兑换限定明信片。从红石榴餐厅到大巴扎,从南湖广场到雅玛里克山,跟着剧情游览一遍,会发现这座城市如同剧中的抓饭,初看平凡,细品却韵味十足。
需要注意的是,黄萝卜供应季到 11 月初,想品尝正宗抓饭需抓紧时间。不过乌鲁木齐的冬天另有风情,雪后的红山顶、大巴扎新年集市、剧院里的冬不拉音乐会,都值得期待。正如剧中所说:"米饭会凉,可你给出去的甜,能暖整个冬天。" 来这里走一趟,这份温暖与美好,会被珍藏心底。
编辑:高原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