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李芷珊)警方在今年7至9月,平均每月录得24名大学生堕入假冒官员骗案,但于今年10月便有多达91人受骗,升幅达2.8倍,当中73人是「港漂」大学生。骗徒主要通过电话联络受害人,声称其电话卡或银行帐户牵涉骗案或洗黑钱活动,继而展示相关的拘捕令或搜查令,并要求他们缴交保证金以证清白。今年11月更首次有受害人被骗到境外,一名22岁云南来港升学的硕士生,先乘坐高铁到广州缴交50万元人民币所谓保证金,再远赴泰国以中断与家人的联络。骗徒亦借此等手法威胁受害人的家长,以骗取更多的金钱。
商罪科反诈骗协调中心警司李蔚诗、港岛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高级督察刘志峰今日(12日)表示,警方今年1至10月录得36,405宗骗案,较去年同期增加2,482宗(7%),而总损失额超过70亿港元,比去年同期稍微下跌约5%。
在整体骗案当中,874宗为假冒官员骗案,较去年同期增加93宗(12%),损失金额达14.2亿港元,增幅高达7.5亿元(113%),最大宗损失案件更高达2.6亿元。骗案受害人数字方面,有283宗(32%)涉及大学生,其中约204宗(72%)涉及「港漂」大学生,而牵涉大学生受害人本年最大损失金额为570万港元。
其中一名假冒官员骗案受害人K小姐(22岁)今日表示,今年11月15日接获自称香港入境处职员和内地公安的电话,声称其名下登记的电话卡及银行户口涉及内地诈骗及洗黑钱活动,于是K小姐11月25日按骗徒乘坐高铁前往广州,并在11月27日将现金50万人民币交给骗徒作「保证金」。
惟K小姐返回香港后,骗徒讹称已经掌握K小姐的住址,为保障她的人身安全,指示她将手机留在家中,然后12月6日携带新手机前往泰国曼谷,其间K小姐不得与他人联系,亦没有与骗徒见面,但需时刻向骗徒报告,并每隔一至两天,更换一次酒店。骗徒亦致电K小姐的父母,讹称K小姐被绑架,需要支付1,000万元赎金,其父母遂报警求助。
港岛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接获报案后经过连番追查,成功掌握受害人在泰国的位置,并透过国际刑警通知泰国警方和中国驻泰国领事馆,最终于12月7日,即接报后36小时内,在曼谷一间酒店寻获K小姐,揭露这宗首次有香港受害人被骗到境外的诈骗案件,并协助受害人安全返回香港。
警方表示,近期亦发现骗徒越来越猖狂,不单要求受害人缴交保证金,亦会要求他们拍摄祼照或短片,检查事主身上有否与犯案人相同的纹身,或证明事主身上没有偷录器,其后用来索取金钱。骗徒又或要求学生藏匿郊区,不可联络,以此威胁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