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西崇左一月四日电】(中新社记者蒋雪林)「近段时间壮锦织机特别好卖,不到一个月就卖了二十台,我做出来的壮锦织机都不够卖。」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横罗村村民沈云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沈云明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
而就在一年前,壮锦织机在龙州县并不是紧俏货。由于壮锦销路不好,很多织娘不再织壮锦,民间很多织机被遗弃当柴火烧。
「转机出现在二0二四年年初,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屯村村原第一书记周立华通过直播带货,慢慢带火了壮锦销售,织娘们看到织壮锦能挣钱,纷纷求购壮锦织机。」沈云明说。
壮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地处中越边境的龙州县,是广西壮锦主要传承基地之一。
「二0二三年十二月,我拍摄了一条龙州县壮锦传承人李素英的短视频,几天时间,视频的播放量达五十万次,很多网友都在视频下留言,叫我上架壮锦产品,他们要买。我通过直播卖过农产品,卖壮锦我没有信心,但网友一直在视频下跟帖喊话要我上架壮锦产品,我开始动了心。」周立华说。
周立华表示,壮锦虽和宋锦、云锦、蜀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但通过调研他发现,在传承和开发上壮锦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村里还在织壮锦的织娘,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才有点时间织壮锦,因织出来不知道往哪里卖,慢慢地很多老人都不织了,壮锦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隐忧。
「壮锦传承不能只靠情怀,要让织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我们要以产品的思维来倒推壮锦的生产,我和团队经考察后商定,在崇左建厂生产壮锦女士包。」周立华说,为了找到合作伙伴,他前往广州,把企业停产后跑到广东打工的崇左一家私企负责人请回崇左,联手在崇左建起了两处生产壮锦女士包的场所。
「经过半年的发展,我们生产的包已超过一万个,产值约二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周立华说,通过展示壮锦,他抖音账号的粉丝一下涨了二十多万。
二0二四年下半年以来,周立华通过直播带货,帮织娘卖掉了价值三十多万元的壮锦。产品卖到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地。「我们现在用流量反哺乡村振兴,带动织娘致富。壮锦传承必须来自民间,所以我辞职回到故乡,有目的地引导织娘转变他们所织壮锦的样式,然后通过直播帮她们卖到全国,卖到全世界。」周立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