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12日电】近期,中国A股市场银行股涨势强劲,投资者将其与科技巨头英伟达类比,称为「银伟达」,并将上证指数戏称「银斯达克」,反映市场对银行板块的热捧。
财联社7月12日报道,在「资产荒」背景下,高股息率的银行股持续上涨。万得银行指数自去年至今年7月初累计上涨72.98%,接近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的两倍。年内已有15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7月11日,工商银行股价盘中涨3.35%,触及8.36元(人民币,下同),市值逼近3万亿元,板块整体年内涨幅达19.58%。中证银行指数连续突破,过去一周连续四日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33次刷新纪录。
银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规模亦快速增长。截至7月11日,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银行ETF规模达128.35亿元,较上月增加40.7亿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证券时报》指出,银行股是上证指数今年屡创新高的主要推手,其稳定现金流与高分红特性吸引大量投资者。
财经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分析,自2023年下半年起,银行股异军突起,得益于「国家队」流动性支持及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大资金入场。2025年以来,五家银行获险资增持超「5%举牌线」,如新华保险年初增持杭州银行至5.45%。此外,中美关税战升级及两轮谈判未果加剧市场不确定性,银行股凭借低估值与高股息成为投资者避险首选。
然而,随著连续上涨,部份投资者担忧银行股估值优势减弱,股息率降至历史低位。财联社援引分析称,工商银行等龙头股动态市盈率已升至6.5倍,接近五年高位,未来上涨空间或受限。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将加强市场监管,防范过热风险,鼓励长期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