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布局輕軌西線解決內港水患 學者:涉及層面廣需謹慎研究
力報 07-14 25763

內港水浸問題長期困擾當地居民及商戶,雖然特區政府近年來採取多項措施應對,但仍需進一步完善。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日前在立法會上提出,將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有建造業學者認為,根治水浸問題再結合交通整治是一個較好的方向,但涉及層面廣,需謹慎研究。特區政府表示將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圖為內港航拍。 (新聞局攝影師盧錦烈)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日前在立法會上表示,將會探討輕軌西線結合防洪工程的可行性,再次引起社會的關注。因該構思已提出多年,惟內港碼頭營運、貨船出入等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政府曾在2022年提出將內港碼頭搬至九澳碼頭,但涉及運輸成本、民生影響等多項因素,導致發展進度緩慢。

興建快速幹道或根治水浸

建造業環境保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桂舜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現時內港正在面對的問題是天文潮或是颱風風暴潮會出現水浸情況,而內港本身也是澳門主要交通中軸線的其中一條,現時進行新規劃時,會否將路線進行外環的快速幹道形式,再配合軌道交通,做一個新的快速幹道將內港這裡在堤堰上加工上去,認為該做法能根治內港水浸問題,「始終天文潮或風暴潮水位一定是高過現時路面,現在只能盡快將這些時期的海水排出去,減低內港一帶的損失。」

現有碼頭營運或受影響

他提到,現在每一次經歷潮汐漲退對內港地面下的水土流失也有一定的影響,故需要根治相關問題。若再結合交通整治也是一個較好的方向,但是選擇軌道交通還是再造一個外環線的車道,需要屆時按照交通規劃上處理。有這樣的契機進行結合當然是最佳的辦法,惟需要面對另一個問題,就是現有的碼頭日後營運會否受到這些影響,雖然現時亦有提出一些方法,例如將碼頭輕微向前移出來,達到在堤堰下方部分是倉儲,均有不同的概念提出。除此之外,還涉及碼頭功能上,日後有修改或者向外移後,雖然這是澳門的水域,但其實中間有些錨地的地方,屆時這些地方能否足夠使用也需要與內地進行互相緊密協調。建造業環境保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陳桂舜認為,根治水浸問題再結合交通整治是一個較好的方向。(新聞局攝影師盧錦烈)

需與內地共同協商研究

陳桂舜又指,若透過堤堰解決有關問題,「日後做的堤圍也是需要與內地進行協調,因為澳門這邊加高後,以後浪打過來將會反彈至內地,將對灣仔一帶造成一定的影響。故採取相關方向,除了澳門本地進行研究外,也要與內地共同協商和研究。」

坊會籲政府委託專業機構調研

另外,亦有團體認同將輕軌西線與內港防洪設施同步規劃,以提升城市整體防災韌性及公共交通效能。兩海坊會理事長陳綺茵近日表示,期盼政府儘早委託具專業能力的機構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同步展開公眾諮詢,廣納居民意見,確保設計兼顧安全、便捷與實用性。她又建議政府持續推動公開諮詢溝通機制,與市民及區內商戶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構建具澳門特色的可持續交通及城市發展方案。

編輯:銘笙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