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内地多地持续高温 多项「…
华侨报 07-21 19749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日电】中国不少地区近期遭遇高温天气,多地局地最高温接近或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各地通过开辟纳凉区、启动「爱心冰箱」、加大洒水作业等,为城市降温。有网友称,「体感凉凉的,心里暖暖的」。

 据了解,深圳、重庆、四川、江西、湖南、陕西等地利用地铁站空闲区域设置临时纳凉区,为市民尤其是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憩空间;南昌、无锡、宁波等城市在纳凉区配备书籍、文娱用品、储物柜等设施,还特意开辟儿童娱乐区;郑州市地铁纳凉点还上线劳动者「云书房」,民众用手机扫码即可免费听书,在「物理降温」的同时享受「精神滋养」。

 安徽、浙江、山东等多地「爱心冰箱」陆续启动,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冰水、防暑药品等物资;河北保定还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智能工会驿站;湖北、辽宁、山西等地加大洒水作业和机械化作业频次,给城市降温的同时,减少环卫工人高温下户外工作时间。

 伴随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甘肃多个景区通过增加摆渡车辆、加装喷淋降温装置等举措,减少游客高温天气下的排队等候时间;新疆吐鲁番市区铁路部门通过减少检票等待时间、增开售票窗口等方式,减少高温对旅客出行带来的影响……

 光明网评论指出,为建筑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群体设置专门纳凉区,提供相对舒适的小憩环境,是对他们最实在的关怀。开放地铁纳凉区,精准回应了户外劳动者群体的迫切需求,正是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公共服务精细化、人性化水平的提升。

 「对高温下的坚守者,我们不仅要给予掌声与赞美,更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清凉守护』。」淄博日报刊文指出,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摩天大楼的林立,更彰显于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关怀与尊重。

 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催热了「清凉经济」。从琳琅满目的清凉好物,到融合多元休闲体验的避暑游,「清凉经济」正释放强劲消费动能。

 《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清凉经济」不仅为人们带来丝丝凉意,更为消费市场带来一股强劲的「热浪」,满足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多样化需求,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