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十日电】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等机构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八月四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九月三日。这份新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销了二0二二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不过,《征求意见稿》内容显示,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五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一万美元以上的,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二0二二年一月,中国曾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五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引发社会关注。中国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当时回应称,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五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百分之二左右,因此该规定对绝大多数客户影响有限,且不会降低业务便利性。
最新《征求意见稿》内容显示,其是在二0二五年一月一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正式施行的背景下制定的,文件开宗明义地确立了客户尽职调查的「风险为本」原则,要求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风险状况,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避免「一刀切」或「风险与措施明显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