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十三日电】近期,中国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二0二五版)》当中,广西被列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Ⅰ类地区,与广东属同一风险级别。
「广西新闻频道」公众号十三日报道,十三日上午,一则「南宁市葛村路石油小区发现四名基孔肯雅热病毒携带者」的消息在网络传播。广西新闻频道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南宁市葛村路石油小区出入正常,不时有应急消杀车辆和消杀人员进入开展工作,小区内部已增挂防蚊标语,居民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广西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三日称,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正通过输入性病例悄然进入南宁。截至八月九日,广东省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已超过八千例。加上近期高温湿热与频繁降雨交替,蚊虫孳生、病原微生物活跃,叠加暑假跨市、跨省及出境旅游高峰,南宁市发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风险显著上升。
七月八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此后出现更多病例。据公开资料,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相似。它不会人传人,但病毒会通过「人→蚊→人」循环扩散。在中国,它的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