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銀齡文苑】老幹部工作者優秀文藝作品選登
兰州老干部之家 09-06 203221

遺物中的不朽豐碑

——寫在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

                  

  謝富華

 

九十多年前的祖國,烽煙四起,山河破碎;今天的天安門廣場,禮炮齊鳴,鐵甲鏗鏘。

當三軍儀仗的靴聲叩響長安街,我聽見歷史深處傳來那雙三個破洞、補丁層層疊疊、綁滿了麻繩的小布鞋踏過碎石的迴響——那是王二小放牛時踩碎的山路,也是他殉國時遺落的呐喊。十三歲的足跡嵌進大地,化作《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旋律,在近一個世紀的春風秋雨中釀成了千古絕響。

當東風導彈方陣挾雷掣電駛過城樓,金屬寒光刺痛了記憶:趙尚志將軍顱骨上那道猙獰的彈孔,在烈士陵園的燈光下灼灼如炬。子彈擊穿了血肉,卻讓信仰在骨骼上淬煉成鋼。此刻,受閱戰士槍刺的冷芒與彈痕的印記在時空中碰撞,熔鑄成一句無聲的宣告:頭顱可斷,山河必還!

凝視空中拉出的彩虹煙帶,恍見趙一曼獄中煙盒紙上的血字浮映雲霄:“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那支刻滿歲月凹痕的鋼筆,仍在東北烈士紀念館的展櫃裏吐納著未盡的囑託——此刻,它化作受閱官兵帽檐下的熱淚,滴落在和平年代的土地上,暈開總書記鏗鏘宣言的墨蹟:“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豔陽高照,溫暖如春。陽光劃過隆隆戰車的鋼鐵洪流,倒映著楊靖宇將軍胃中那團未消化的棉絮。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棉衣三十八處彈孔凝結成紫黑色血冰,而胃囊裏那捧棉絮,至今封存於通化烈士陵園的玻璃皿中,像一粒倔強的種子,在凍土下撐起民族的脊樑。

百面功勳戰旗獵獵翻卷,旗影掠過觀禮台前排皓首蒼顏的老兵。此刻,狼牙山棋盤陀的狂風捎來五壯士墜崖前的長嘯,與受閱戰機編隊的轟鳴共振共鳴;左權將軍懷錶停擺的十字嶺時刻,正被遼寧艦甲板戰鷹起降的計時器接續推進。八十載光陰奔湧,英雄遺物早已化作民族基因:王二小的布鞋丈量著復興之路的里程,楊靖宇的棉絮溫暖著新時代的征衣。祖國早已揚帆起航,從改革開放的中國奇跡,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到導彈、雷達、隱身飛機等諸多軍力躋身世界第一……

深夜伏案,依然難掩澎湃。總書記的箴言在耳畔灼灼如雷:“從抗戰歷史中汲取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辦公室窗外,莊浪河畔的燈火綿延成星河,恍若當年沂蒙山母親為前線納鞋底的油盞。

低頭看見自己鋥亮的皮鞋,鞋面泛著柔光,忽然映出小英雄那雙破布鞋的影子——它們隔著八十三年的時光在此相遇:一雙踏碎過刺刀寒光,一雙正踩著溫暖朝陽。原來我們腳下的輕盈,是一個少年用磨穿的鞋底一寸寸托起;原來我們踩著晶瑩露珠的秋意,是一個孩子再也回不去的十三歲……

紀念館展櫃裏,棉絮依舊潔白如雪;天安門廣場上,鴿哨正掠過如海的旗幟。八十年前,草鞋踏碎山河淚;八十年後,鋼靴守護和平春。

當總書記“開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宣言響徹寰宇,我們將以共產黨員的筆鋒起誓:

請烈士胃中的棉絮見證——饑寒永絕,倉廩豐實; 

請英雄顱骨的彈痕見證——戰火長熄,鋼槍成犁; 

請母親血書的字跡見證——您未寫完的“示兒書”,將由十四億兒女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史詩!

山河無恙,英靈可慰:這盛世華章,終如您當年血染的夢想,終如您當年堅若磐石的信仰!

編輯:高原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