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自制潜艇”恐烂尾,民进党当局承认“海鲲”号难如期交舰
环球时报 4小时前 33703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上台后,一直在大推所谓的“自制潜艇”计划,但台“国防部长”顾立雄13日坦承,台“自制潜艇”首艘原型舰“海鲲”号难以在11月如期交舰。此前中国国防部针对“海鲲”号潜艇传出延宕一事表示,“台独”武装花巨资组装拼凑所谓“自制潜艇”,在解放军面前不堪一击,完全是自不量力,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海鲲”号于9月初移出干坞,继续靠泊码头。图源:台媒

后续计划“寿终正寝”?

据台湾“中央社”10月13日报道,“海鲲”号能否按计划在11月交舰受到关注,外传其目前仍在执行系统整合中,恐无法按计划交舰。台“国防部长”顾立雄当天回应称,对于潜艇建造完成“是有信心的”,但装备测试与调整需要时间,要在11月交舰确实具有很大挑战性,后续会请海军就能对外公开部分做完整说明。台媒直言,这等于承认“海鲲”号11月交舰无法兑现。

岛内对此并不意外。台湾中时新闻网1日报道称,“海鲲”号原本4月就应该进行最关键的海上测试,但一直延宕到六七月才第三次进行浮航测试,随后进入干坞,执行各系统装备的性能校正、全舰水密测试等,结果在干船坞长达61天,9月2日出坞,但并未进行任何测试。有专家分析认为,这种情况极为罕见,“意味着‘海鲲’号出现重大问题”。出身潜艇部队的台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表示,现在不是“海鲲”号能否保卫台湾,而是能不能达到预期操作与作战的目标。

台媒注意到,“海鲲”号此前先是确定无法于9月完成海上测试后,接着又发生台船董事长换将,8月27日由陈政宏取代黄正弘,9月底主导“自制潜艇”计划的“国安会咨询委员”黄曙光请辞获准,“凸显问题确实严重,一场政治、军事风暴俨然形成,不是用政治话术就可掩饰”。而“海鲲”号于11月底交舰出现变量,是否会冲击潜艇计划甚至整体防务设计,已成为赖清德的烫手山芋。

前海军军官黄征辉近日表示,他询问海军内部人士,此次“海鲲”号海试传出冷却主机的进排水管线“疑似渗漏”,若位于舱内深处,得自上层一路拆到最底层再装回,相当耗时。台海军前顾问郭玺直接表示,“海鲲”舰海测延宕的主因在于整体载台管理系统出现问题,导致战斗系统信号无法传送至鱼雷管,如今原型舰制造团队大多已离开,后续舰建造成本势必上升,“自制潜艇”计划恐“寿终正寝”。台湾前空军中将副司令张延廷撰文称,美国从本世纪初便极力要求台湾采购8艘柴电潜艇,台“自制潜艇”有沦为美国实质棋子的意味。他批评民进党当局借由军备“大饼”一味讨好美国。

被当成政治工具

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称,明年年度预算书也透露出“不祥信息”:“海鲲”号原应编列9.1亿元(新台币,下同),却只编1.45亿元;后续7艘量产舰原应编列170亿元,只编列119.5亿元。这显示潜艇计划遭遇严重阻碍,付款期程大幅延后,“曾被蔡英文当局捧成头号成就的潜艇计划,已露出烂尾兆头”。

赖清德上台后,更是把“自制潜艇”当成攻击在野党的工具。“海鲲”号刚开始测试,赖当局马上浮夸地喊出要量产7艘,并且一次编出2840亿元、长达14年的“超级大饼”。台媒称,在野党要求在“海鲲”号完成测试前先冻结预算,立刻遭到绿营铺天盖地的抨击,“如今‘海鲲’号测试陷入困境,那些去年夸夸其谈的意见领袖们,不汗颜吗?”

中时新闻网称,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挂帅,又好大喜功。此前,黄曙光放话期待于2027年完成两艘自制潜艇,加上现有的2艘“剑龙级”潜艇,声称台湾潜艇从此将可钳制北方的宫古海峡和南边的巴士海峡,使解放军海军在第一岛链内动弹不得,“现在证明纯属自吹自擂”,只是一场政治秀。文章说,民进党迷信“抗中保台”,但砸下天价的“海鲲”号无助于提升台湾威慑力量,“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拒绝改善两岸关系,再多的防务预算、再大的建军计划都无助于台海的和平稳定”。

“‘台湾之盾’是台湾的警讯”

岛内舆论还从“海鲲”号的命运联想到“台湾之盾”,连日来持续发出质疑。所谓“台湾之盾”是赖清德“双十”讲话中抛出的,即通过新的防务预算达成三大目标,包括加速打造“台湾之盾”,建构台湾分层防御、高度感知、有效拦截的严密防空系统;建构智能化防御作战体系;持续投资防务创新科技。台“国防部”事后解释称,“台湾之盾”就是台军正在进行的持续性工作。就已知信息而言,包括增加一个营的“爱国者”导弹,并且引进美方的整合技术,让不同导弹系统拥有共同战场图像等。

岛内作家“漂浪岛屿”称,打造“台湾之盾”必须不断投资不断扩张,恐成为下一个“国防大钱坑”。《联合报》13日称,如今“台湾之盾”成为新口号,台军方文宣系统接下来势必喊得震天响。事实却是,必须投注巨资的“台湾之盾”,效果再好也不可能达到“盾”的字面效果。即便台湾拥有全球数一数二密集的防空导弹,但面对解放军,仍只能防御各政军要害的“点”。

台湾媒体人陈世昌13日撰文称,强化台湾防空系统,真正受益最大的还是美国军工产业,因此“打造‘台湾之盾’就是台湾的警讯,而非安全保障的喜讯”。文章说,赖清德“双十”讲话几乎未提及如何促进两岸和平,而是摆出打造防卫盾牌的备战姿态,让台湾人民焦虑。而事实上台湾对美军购“贡献”够多了,而且“给钱未到货”,美方积欠台湾的武器已超过6500亿元新台币,赖清德要强化台湾防卫力量,应该先要求美国补足积欠的武器,否则无异于又挖一个更大的钱坑,“所谓‘台湾之盾’还是一个虚幻的矛盾,真拟了计划给了钱,台湾终究还是像绑匪手上的人质,被美国牢牢卡脖”。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主任吴崇涵直言,“打造台湾之盾,不会换来和平”。台湾《旺报》的社评称,赖当局上台后,两岸敌意螺旋上升,台海安全情势恶化。但赖清德“双十”讲话仍宣称要大幅增加防务预算到GDP的3.5%,2030年达到5%。这只会让社会福利、教育、经济建设支出紧缩而降低台湾软实力。换言之,以纯军事手段因应大陆的统一压力,只会使台湾更危险。文章说,与其将命运交到美国手中,“不如两岸自己努力解决”。

编辑:高原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