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玉屿江阴:白屿山上“吾望”石
华人头条 11-25 18860

传说正德皇帝下江南,游历棉亭“第一山”(今属新厝镇),时值秋夜,月光如水、见岛之明宅山上玉石生辉,赐名“玉屿”,故江阴又雅称“玉屿”。其实正德皇帝下江南,来到的主要是苏州杭州宁波南京等等,福建作为偏远地区肯定没来。还有一个传说,说宋代大儒朱熹月夜登棉亭第一山,月光下东望江阴,双髻山上有石荧荧发光,故称其为白屿,后雅化为玉屿。后一个故事似乎更可信,不管怎么传说,这个“玉屿”的名字倒是实实在在传了下来。

清初江阴秀士翁颐轩的诗词这样描绘江阴:

海光山色百里春,三十三山立岛中;

五道短岭接高岭,群山竞秀六座峰;

七条绿溪水孱潺,八屿浪花笑东风,

九礁雄奇环海市,十处渡道八方通。

如今的江阴作为联通世界的港口,就是坐落在这样一片海光山色之中。在近期的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块题刻“吾望”两个字的石头,位置极其偏僻,风光却极其美丽。11月6日下午,在江阴镇陈训达副镇长、村里的翁云英书记陪同下,文化站郑龙杰、镇村建站的退休干部严章宝为向导,我们开始了这一次的探访之行。

车进江阴后庄村,这座村庄的建制沿革可追溯至唐代,唐圣历二年,属常德乡临江里。宋庆历八年属崇德乡南临江里。元沿之。明属孝义乡江阴里。清属江阴乡。沿着蜿蜒的山路,我们来到半山腰处的琼田禅寺,这座寺院在唐代就与白居易产生关联,关于琼田寺会另文阐述,这里先按下不写。寺院重修不久,院内围墙上镶嵌着众多捐款者的名单。院子西侧小坡上有一处被铁门锁住的泉眼,这里是众多当地群众打水泡茶之处。大抵当年寺院选址之初,既有山形水系的考量,也有适合师傅们生存的田地的考量。

寺院四侧有一条机耕路,沿机耕路向上二十米处左侧有一小道,我们沿着这条小道前行。山叫白屿山,乾隆版《福清县志》这样记载:在江阴里,去县南六十里,亦名琼田,有鸿休岩,在山之绝顶。道路并不难走,一路风光秀丽,查阅地图,我们大致沿着山脊线行走,江阴半岛内侧如今已经变成垦区,外侧江阴码头一篇繁忙的景象,不过不管内侧外侧,都是一片生机勃勃。老严健步如飞,我们也紧跟步伐。

大约行走四十分钟,老严突然喊到了。只见在林荫之下,一块巨石似乎含羞而立。而上面“吾望”两个字隐隐约约呈现。这个位置是一处极佳的赏景胜地,此时正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照着的巨石呈金黄色,与蓝天成为鲜明的对比,映照其中的吾望两个字赫然欲立,落款在右边,隐约可见。

与几位文物专家联系沟通,派人前来查勘,先做保护处理。现场核实,大字直径大约45厘米。右边是“玉溪黄中□□”。落款位于右边,没有落款时间,所以一时这位黄中□先生的身份还无法核实。不过从“吾望”这两个字的内容来看,每个人站在这里,都有一种心临其境的感觉,每个人都是我在看。用现在流行的话叫作cosplay,角色扮演。在这里远眺,从繁忙的江阴码头向前延伸,可以看到兴化湾南岸的风景。

无独有偶,乾隆版《福清县志》卷首收录有“福清十二景图说”,其中的“玉屿松涛”就是描绘这里。

《玉屿松涛图说》文曰:“松籁为涛,比比皆然,曷取于玉屿?曰松多而韵异也。玉屿距县南六十里,在版籍曰江阴,周围带海,四面襟山。绝顶有鸿休岩,以高僧得名。凭高环瞩,云涛接天。南望莆阳,壶公、天马诸山,是供几席几,洵伟观也。厥土纯白,多产松,四山殆满,而岳麓尤盛。山以海为息,松即以山为息。微风不动,潮拥松声,洞洞杳杳,岩谷哙口宏。松籁潮音,殊不可以几微辨也。间有游履至止,罕能知之。唯神清意远者,日坐其间,为能得其三昧”。

这里讲的是为什么独独推崇玉屿的松声?说是此地松木繁茂,而且音韵独具异趣。接下来描绘这里的地理位置,四周被大海环绕,群山如襟带环抱。山顶有鸿休岩,因高僧曾居于此而得名。登高远眺,云海波涛与天相接,南望莆阳境内,壶公山、天马山等诸峰仿佛陈列于案几之间,实为壮丽奇观。同时这里的土壤洁白纯净,盛产松树,周边山峦几乎被松林覆盖,尤以山麓一带最为繁盛。山峦借大海滋养生机,松树则以山峦为依托生长。即便微风不起,潮汐涌动也能催起松声,空旷悠远,山谷间回响不绝。松涛与潮音交织相融,几乎难以分辨细微差别。偶尔有游人至此,却极少有人能领略这份妙境。唯有心神清朗、意趣高远之人,终日静坐其间,方能领悟其中真谛。

白屿山风光

撰文:白撞雨

    高 山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