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八月十五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张明臻)八月十五日下午,在坐满了数百观众的香港九龙尖沙咀会堂内,气氛庄重。由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香港老战士联谊会、中华精忠慈善教育基金会等民间团体联合主办的八·一五「纪念胜利守护和平」活动在此举行。
伴随著激昂的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缓缓升起。青少年军和香港童军迈著整齐步伐,向台上的抗战老兵们敬礼。这些九十多岁的老战士们身著六五式军装,整齐回礼,尽显军人风采。随后,十几位幼稚园小朋友也纷纷跑上前,将鲜花献给老战士。
致敬仪式结束后,大会举办专题讲座。原树仁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历史博物馆顾问莫世祥以「香港:祖国抗战的后援基地(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做学术报告,深刻指出香港「两战、两场、三国四方」的抗战历史事实,详细关述香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特殊贡献。
香港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吴军捷作「香港抗战精神的内涵及对当代的启示」专题讲话,提出在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香港不仅要宣传中国抗战精神的共性,更要以个性补充共性,开展针对性教育,激发香港原本就有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精神。
各民间团体就推广香港抗战历史教育提出诸多建议,如打造VR沉浸式「抗日主题大空间」实现与先辈对话,吸引港青加深认识。大会还以特色音乐剧《香港抗战印记》,生动介绍拔萃擦鞋团、护士加入飞虎队等小人物的抗战故事。
当日并首映三部香港抗日游击战微电影《教堂之火》《乌蛟腾故事》《英雄母女》;还有丰富的抗战文艺演出、对话交流、文物展出、问答游戏等活动,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参与。
曾参与抗战的九十八岁张锡球在女儿陪同下前来。张小姐介绍,父亲在前线打过很多游击战,家里至今还有很多抗战纪念物,尽管现在父亲中风行动不便,还是想带来参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而母亲在抗战时期专门负责联系香港地下工作。
年近八十岁的东江纵队二代罗先生对记者表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抗战,但父母祖辈都给他讲了很多抗战时期惨烈事情,没想到这些记忆现在成为宝贵的财富。香港爱国主义教育要经常做,作为老一辈会尽力参与,给年轻人传递勿忘历史、反对战争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