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冬,但黔南千里沃野,“丰”景正好。
在罗甸,黄澄澄的脐橙压弯了枝条,甜甜的味道甜进了果农的心里;
在长顺,12万亩嫩绿的油菜正在移栽,几个月之后,金黄的油菜花将把长顺的春天装点得温柔烂漫;

在贵定,一串串像玛瑙一样的山桐子,成为群众长在树上的“银行”;
……
“丰”景美不胜收!沃野捧出硕果,回报辛勤耕耘的人们。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黔南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0.11亿元,增长4.0%,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838元,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排全省第4位。
粮油生产及秋冬种有序推进
阳光温暖大地,辛勤的黔南群众正抓紧农时,有序推进秋冬种。

在都匀市,28.36万亩秋冬种植面积正在全力推进。
“油菜移栽不能太密,还要科学施肥,预防病虫害……”在都匀市小围寨街道马尾村的油菜田里,村民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移栽油菜。
村民刘大姐笑呵呵地说:“今年育的油菜苗长得不错,趁着天气好,得赶紧把油菜苗栽下去,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现在种植油菜还挺划算的,政府提供免费的油菜种子,种油菜花不了多少钱,油菜收获之后不仅可以榨油自家吃,还能拿去卖钱。”

据悉,今年都匀市将完成28.36万亩秋冬种植任务,抓实秋冬粮油生产。
黔南州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以“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为主要路径,全力推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夏粮收获面积96.51万亩、产量19.69万吨、单产203.98公斤,分别增长0.56%、0.95%、0.38%。秋粮完成收获面积315.74万亩,占预计播面的99.54%。
从农情调度初步预计看,黔南州全年粮食面积、产量、单产分别达401万亩、129.21万吨、322.22公斤,分别增长0.15%、2.79%、2.55%,截至目前,黔南州完成秋冬种189.5万亩。
特色产业各美其美
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之外,黔南州还积极紧盯“三品”建设,推进全链条发展,做实“土特产”文章。
如今,黔南州在同步推进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辣椒、食用菌、牛羊、生态家禽、特色林业、生态渔业12个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猪、茶叶、蔬菜、水果、刺梨、中药材等6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各美其美。

进入冬季,都匀市毛尖镇高寨水库茶场,开启“冬管”模式,头戴帽子、手戴手套的茶农随处可见,期待来年嫩绿的春茶染绿茶园。
初冬的罗甸,除了金色之外,还有坝区大片大片绿色的黄瓜、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各种蔬菜将罗甸的秋天点染得五彩斑斓。就是这些颜色各异13万亩秋冬蔬菜,2024年预计产量26万吨,产值6亿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黔南州深入推进生猪“大企带千场·千场带万户”行动,存栏207.46万头,同比增长2.8%、排全省第1;出栏167.89万头,同比增长4.7%、排全省第1;投产茶园121.45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122.93亿元,均排全省第3。都匀毛尖品牌价值达52.23亿元,排全国绿茶第8、全省第1;蔬菜突出抢“早”发展优势,种植面积275.4万亩(次)、产量576万吨、产值189.6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95%、120%、99.3%;水果以“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促转型”为导向,投产果园面积113万亩、产量100万吨、产值71.98亿元,同比增长3.03%、2.63%、3.69%;刺梨坚持加工带动,基本建成龙里冠山、贵定沿山两个刺梨加工集聚发展园区,种植面积61.7万亩、全省第2,鲜果产量10.62万吨、全省第1;中药材共有27家企业(大户)扩产新建基地面积1.97万亩,累计种植面积60.64万亩、产量25.38万吨、产值24.4亿元。
项目招商齐头并进
最近,上宅绿园生物科技国际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投资8680万元建设的生物菌有机肥制造项目刚刚落户都匀经开区,目前设备正在进场;古韵(扬州)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95亿元在长顺县建设智慧水产生态链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火热,黔南“丰”景不断。今年前三季度,黔南州项目投资持续有效推进。以农业产业“531”项目库建设为抓手,推动内培项目与外引投资有效衔接。目前已成功入库项目132个,累计完成投资21.31亿元,同比增长26.9%,完成年度预期的76.1%。
同时,招商引资也有新进展。目前,黔南州在谈项目71个,总投资40.08亿元。数据显示,黔南州农业招商引资在建(含续建)并入统项目105个(种植业类42个、养殖业类45个、其他18个),其中2024年新招引签约45个。
多措并举共发力 绘就农业新画卷
多彩的大地,还将孕育硕果;勤劳的人们,还将绘就农业新“丰”景色。
今年第四季度,黔南州将抓实秋冬种,组建4个技术服务组,指导县(市)备足备好农用物资,做好品种选择、培育壮苗等工作,确保完成油菜133.5万亩、夏粮95万亩。推广油研2020、油研50等新优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80万亩以上。
同时,抓实支撑产业稳产达产。抓好蔬菜结构调整,科学安排“稻—菜”接茬种植,抓好在田蔬菜管护采收;巩固畜牧业优势,持续推进生猪“大企带千场·千场带万户”行动,深入开展肉牛养殖“十百千万”示范创建;抓好应季水果、中药材采收,紧盯时令水果和中药材管护采收;抓好茶园秋冬管护。

抓实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抓好瓮安黄红缨、龙里高金等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持续推进四川绿苑集团、通威新型渔业等71个在谈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培育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以上。
抓实试点争取和示范引领。按照“在特色中找优势、在优势中促规模、在规模中创品牌、在品牌中要效益”的要求,围绕“1+6”主导产业,切实用好市场主体培育、试点争取和示范引领“两个办法”,集中力量在都匀毛尖品牌、种业、农机社会化、订单化生产、生猪全产业链、疫病防控等6个方面打造示范亮点。
冬已至,春不远,期待黔南大地又一个“丰”景无限的春天。
编辑:铭笙

看牙就到诺雅美口腔
|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