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黔南州卫生健康局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截至2024年12月,12县(市)已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8个,实现全域全覆盖。
经过近年的探索实践及扎实推动,黔南州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促进县域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推进分级诊疗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州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持续改善。
福泉、平塘在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医共体建设专刊书面交流,龙里获国家卫健委2023年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三都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获2024年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2025年,省政府分管领导、省卫健委主要领导等先后赴黔南调研,高度肯定和评价三都、长顺医改经验,要求认真剖析、总结、推广“三都经验”。前期,《三都县“三优三放”推动县域综合医改》经验信息已经在贵州改革情况交流等多平台刊发。
优化机构布局。 结合人口流动和区划调整,建立形成以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为核心,以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为支撑,以衔接县乡急诊急救服务的县域医疗次中心为枢纽,辐射带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联动织牢医疗保障网底的层次分明、定位清晰的差异化服务保障格局。通过优化布局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构建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破解医疗资源碎片化难题。
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人力、技术、设备资源集约化利用,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六项投入,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上级补助资金拨付医共体统筹使用,推动建立“中心供应、分级使用”的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常态化下沉专家开设专科门诊,带动基层人才梯队建设。搭建5G+智慧医共体信息平台,构建“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分级诊疗模式。破解医疗资源不足难题。
优化业务管理。充分赋予医共体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在总院设立医改办、医疗质量管理中心等“一办十中心”,推行医共体人员、财务等“七统一”管理,破解基层管理及服务质量不高难题。
放开编制管理。创新“重核总量、统筹使用、用编报备”模式,建立“编制周转池”,由总院统一管理调配,自主核定各成员单位人员配置数量与年度用编计划,统筹设定岗位结构比例,破解编制总量不足难题。
放开人事权限。全面赋予医共体总院党委人事任免、人员招聘和人员调配“三项自主权”,推行“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机制,推动人岗相适、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人才招选,让医疗人才队伍在县、乡、村三级灵活流动、合理配置,有效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存在的用人难、管人难、调剂难等突出问题。
放开薪酬分配。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全员“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专项奖励”薪酬体系,实行医疗成本和管理成本全核算,将公立医院医务性收入80%用于绩效工资,允许医共体自主设立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落实“备案制”管理人员薪酬按标准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全面激发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难题。
编辑:铭笙

极易付
|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 |
|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
|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