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你的关心-澳门头条新闻社
简体 繁体
逾200家企業湧港申請上市 科技公司佔半
香港新闻网 09-06 24834

 2025年以來,內地的企業來港上市成為熱潮,其中“硬科技”企業成為來港上市的主力軍。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陳翊庭透露,截至8月底,港交所正在處理逾200宗上市申請,近半涉及科技企業,其中以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請有24家,還有12家通過18C(特專科技企業)形式遞交上市申請。這些企業涵蓋了視覺智能、元宇宙與數字內容平台、智能駕駛、機器人等多個科技前沿領域。她表示,越來越多海外長線資金積極參與科技企業的新股認購,反映國際資本對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高度認可,港交所歡迎更多科技企業積極利用香港平台來港上市。

資料圖: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大公報報道,2025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昨日在深圳舉行。陳翊庭致辭時表示,目前上市科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超過200家企業,其中接近一半來自科技企業。截至8月底,新股首發融資總額達1345億港元,同比增長近6倍,超全球新股融資額的同比增幅。其中,“A+H”上市模式佔上半年總融資額的七成,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聯動的勢頭強勁。再融資活動同樣活躍,截至8月底,再融資總額為同期新股融資額的兩倍以上,科技企業再融資佔比接近四成。

過去一年,中國科技產業迎來了令人振奮的突破。“以人工智能(AI)為例,中國的科創企業在技術、成本效率與應用落地等方面都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更標誌著中國在AI領域已經從‘跟跑’走向‘領跑’。”陳翊庭認為,科創企業在機器人、自動駕駛、半導體、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增強了全球投資者對投資中國的興趣和信心。

將持續優化上市機制

港交所今年5月推出專為18A及18C企業提供一站式上市諮詢服務的“科企專線”,允許18A及18C科技公司保密遞交上市申請,現時約36家企業遞交上市申請。與此同時,港交所也已完成對新股定價機制及公開市場要求的優化改革,相關上市新規已於今年8月正式實施。新規適度放寬了有關公眾持股比例的要求,為發行人提供更大的靈活性與確定性;提升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過程中的參與度,提升新股定價的效率,增強市場定價的透明度,降低上市後股價大起大落的概率。

陳翊庭表示,希望通過一系列改革,提升香港新股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未來港交所還將持續優化制度安排,確保上市機制更好地滿足企業和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

通過港連接全球

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投資銀行部香港組聯席負責人陳永仁也在峰會上透露,港股上市制度改革促成了新經濟公司上市高峰期,在更為包容的上市規則的推行下,香港正迎來科企赴港上市熱潮,他預計,眾多硬科技賽道優質資產將聚集到港交所。

另外,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表示,大灣區的硬科技產業鏈非常完善及具備優勢,在新工科教育方面擁有多家知名高校和眾多人才,可培養從新工科教育學生到硬科技的創業者,加上大灣區緊密連接,能夠通過香港連接全球的消費市場。

躍遷升級|成本質量具優勢中國創新藥引領全球

生物科技類企業是港交所近年來重點吸引的上市目標之一。在2025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多位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表示,中國創新藥企的全球征程已經開啟,未來10年,全球十大創新藥企業中,一定會有中國醫藥企業的身影。

康橋資本是內地規模最大的專注於醫療領域的併購基金。在昨日“生物科技,迎來下一個‘DeepSeek’時刻?”的分論壇上,其首席執行官傅唯表示,中國的醫藥產品從仿製藥到創新藥,有著成本和質量的雙重優勢,美國20%的GDP集中在醫藥健康行業,如果有一個平台能夠幫助中國醫藥企業去美國做臨床二期、臨床三期,直至推動美國市場採購中國生物醫藥產品,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傅唯透露,康橋資本這兩年開始嘗試出海孵化、併購醫藥企業,並首次嘗試跨國藥企資產剝離項目,希望幫助中國醫藥企業提升組織資源的能力、用好跨國人才的能力。

中國生物製藥執行董事謝炘指出,去年中國佔全球創新藥首次獲批的38%,佔全球FIC創新藥研發的31%;今年一季度,中國藥企對外授權交易金額佔全球交易總額的比重已達60%,這意味著中國已完成從“仿製跟隨”到“創新引領”的躍遷升級,並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關鍵源頭。謝炘表示,中國製藥行業正在尋求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研發速度快的高質量創新。龍頭藥企在創新、商業化優勢凸顯,引領全行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帶動行業生態持續優化。他非常有信心8至10年內,全球十大創新藥企業中,一定會有中國醫藥企業的身影。

加快發展|科企:中國供應鏈優勢大加速產品迭代轉化

在“前沿科技在資本市場中的發展趨勢”環節,多位科企創始人表示,基於整個中國製造業的供應鏈優勢以及成本優勢,公司能夠實現從技術到產品的加速轉化,並迅速投入市場試用推廣。

強腦科技是一家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腦機接口(BCI)的公司,旨在幫助用戶改善認知能力、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表現。公司合夥人何熙昱錦介紹,“世界上有13億的殘疾人口,創始團隊希望用腦機接口技術,讓沒有手、沒有腳的肢殘人士,通過仿生義肢擁有更便捷的生活。讓沒有手的人能通過仿生義肢抓握物體、沒有腿的人穿上仿生義肢站起來行走,甚至做很多運動。”她表示,“目前,公司已量產的仿生義肢產品能幫助使用者完成抓握物體、書寫、演奏等日常操作。”

銀河通用是一家2023年才成立的機器人企業,已在北京、深圳、香港設有辦公室,創始人兼CTO王鶴表示,基於兩個基因,公司發展非常快,正積極布局在大灣區的發展。其一是人工智能的基因,加速了機器人可以像人一樣去幹活;其二是在中國有非常好的供應鏈體系,可以快速迭代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產品。目前,銀河通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開設有幾十家完全由銀河通用人形機器人運營的面向騎手的藥倉,這樣的藥店即使是夜間收到訂單、也能及時把藥交給騎手,送到消費者的身邊。

成績斐然|引進辦:下月公佈新一批重點企業

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執行總裁彭文俊在深圳舉行的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表示,下個月將會有一批新的重點企業發布。他指出,香港引進辦自成立以來,已經成功引進84家企業,並預計未來將在港投資500億元,創造2萬個職位。

累計引進84企預計投資500億

香港特區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南金融、北創科”戰略,明確承諾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的領域。彭文俊表示,香港非常明確地將持續投入創新科技,未來會繼續向企業提供服務,更好對接香港的高等院校、資本市場,以及通過香港的平台向海外拓展。

彭文俊提到,特區政府設立的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預計將在年底至明年初獲得新資金,將繼續以股權投資形式支持創科領域。

彭文俊強調,香港將繼續發揮其在科技創新和金融方面的獨特優勢,為企業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推動香港成為全球創新科技和金融中心的重要樞紐。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邮箱:Macauheadline@163.com 澳门地址:澳门商业大马路澳门财富中心5楼
网址:http://www.macaoheadline.com/ 珠海办事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三一南方總部大廈一號樓1108
Copyright © 2018-2025 横琴澳闻头条传媒有限公司 公网安备:44049002000479号 粤ICP备:18057342号-1